曹雕,字鹏,博士后(留美哈佛),1961年出生,湖北武汉市人。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生导师、美国波士顿哈佛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湖北书画院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书法家,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等。曹雕的作品曾多次获得国际、国家级,省级,市级大奖...
庄子曾说过:“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石涛也说过:“作书作画,无论老手后学”,应“极物之真,取守其本”。观中国当代资深书画家曹雕先生近期的画作,便有一种难得的朴素、真诚、平和之气,就如同他的为人一样!靠着自己的韧劲儿和勤奋,脚踏实地、孜孜不倦地追求着绘画艺术,是一个执着的艺术追梦人和守望者。
我认识曹雕先生已有好多年了,他在艺术实践中努力上进、学习刻苦,对中国画的体悟不断加深,每每隔一段时间,总要拿着一叠作品来到我办公室,展画观看,他每一点一滴的进步,我从内心里为他高兴。之后的2004年来到国家画院学习,这让他更深刻地理解了中国画的内涵,全身心的沉入传统,探索理论,大胆实践,又使他在中国绘画道路上得到了全面修养的提升。
近几年来他有意识的主动的深入到实际生活中、深入到大自然中,注重写生,把自己的生命与自然的生命相互交融,他用自己特有的眼光认识世界,以细腻的心灵感应世界,以较敏锐的直觉获取灵感,以单纯而丰富的情感把握自然的形态、颜色、声音以及内在生命中最微妙的活动,将心中的神思、情性、灵感转化为可视的痕迹,把自己热爱自然的挚烈情感与山山水水相融合,营造出一个能充分表达己“心”的画“迹”。
因此曹雕先生的画近些年有了长足的进步,细观他的作品,不是单纯的为笔墨而笔墨,为“迹”而“迹”,而是追求反朴归真,纯任自然的一种状态。他作品中的线多体现这样的心性,细致而不拘谨,秀丽而不纤弱,畅而不滑,美而不浮。有厚实感却不失逸气,丰满而不失清逸;拙而弥隽。看到这样的线,感受到的是音乐的节奏与旋律之美。
他墨的运用也极具韵律感,“墨分五色”以单纯的黑白深浅表现她他心中的山石云水,用墨湿而不滥,枯而有润,浓而不死,淡而有神,在画面的边角常以浓破淡,鲜明灵秀,生动浑茫。笔墨痕迹与心中之象紧密结合,浑然体。“借物写心”、“因心造境,以手运心”,展造化之灵秀,写心灵之意气。让“迹”随“心”相谐、统一,以追求“迹”的完美和“心”的充分,这是他一生追求的理想目标。
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里,人们追求物质上的满足,却忽视了情感上的荒芜,那“暖暖远人村,依依嘘里烟”的生活已成为人们遥远的记忆,那自由、宁静、超脱的生活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心底最深切的渴盼。这也正曹雕先生和我说的:“我一直向往平淡恬静、野趣清逸的园居情境,画面中希望有山丘林泉、泉石斗水,有亭台楼榭、行云雾霭,构造一种超凡脱俗、淡薄深远的意境,充满园居的乐趣……”,“宁静之美,不仅是纯净,更是‘大音希声’的天籁之静”。从作品中,我们不难得出曹雕先生创作之中所蕴含的无限生机和人生历练。
曹雕先生的水墨正如同春雨,又如清茶,以质朴、清新和甘醇,蕴藉润化着世态炎凉,感动和滋养着人心。《逸园之梦》、《怡园之梦》、《静园之梦》、《潜江春晖》、《桃源春晖》、《峡江春晖》等系列作品中山石之中有白云悠悠,溪瀑潺潺,楼亭野渡、村桥扁舟,皆写出了画家平和静怡,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优美心境,充满了朦胧幽深的诗意,带人走进梦的家园,寻找到心灵的憩息之地。是人们“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理想中的精神家园。
“路漫漫其修远”,曹雕先生依然在跋涉的途中挥毫泼墨,意写丹青,我真诚希望曹雕先生以他的不懈努力、坚定执着的精神,在水墨世界中厚积薄发,在中国画领域创作出更多、更好、更新的作品!我也深信;在中国画的领域中,二十年后一定会有一颗新星辉耀,象水墨画大师黄宾虹一样,星光灿烂。
作者:刘庆和刊用2015年第1期《中国美术家》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