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雕_企业报道艺术官网

用户名: 密码:
首 页 |  艺术简介 |  社会活动 |  作品展示 |  艺术资讯 |  获奖著作 |  留 言

曹雕
推荐文章
最新上传作品
联系艺术家
本官方网站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均由艺术家本人或其合法继承人提供并认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授权我公司通过企业报道发布。涉及版权等事宜请联系我们。
责任编辑:苏启瑞    客服专员:赵薇
客服电话:01068701669
浏览量:169372

桃花源中听松鸣 武陵源里闻涛声——青绿山水画家曹雕访谈

曹雕

  他的山水画格调高雅、清幽、旷远、朦胧,仿佛来自遥远的宋元旷野,有古意更有诗意,如同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他天性使然创作的如同“婉约词”一般的山与水,让这个尘嚣宣泄世界的人们在心灵深处找到了那安逸、静谧的“武陵源”。

  他的画笔仿佛来自绘画艺术鼎盛的北宋宣和画院,他笔下的山水宛如诗人王维笔下的“夜静春山空”、“人闲桂花落”。他的青绿山水继承传统,有进行了现代意识上的革新,基调高古,又有时代积极向上、和谐共进的时代特色。他就是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生导师、美国波士顿哈佛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当代资深书画家曹雕先生。七月八日,曹雕先生在北京参加中国首届“长城杯”美术大奖赛颁奖大会时接受了成功书画家网记者采访

  记者:曹教授,看您的“青绿山水”作品,既继承了传统山水的的高古、清幽、旷远、又有时代的特点。您能谈谈在创作中您是如何把握“传承传统”和“体现时代”的?

  曹雕:我在学习研究宋代绘画的同时,还对元、明、清历代的绘画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研究。我认为,中国传统的青绿山水画在元以前就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到了清代,中国传统青绿山水发展日渐式微,真正高水平的画家也越来越少。我认为造成青绿山水衰败最主要的原因是宋以后的画界在青绿山水的发展上固步自封、泥古不化,缺少创新。

  在当今时代,如何使传统青绿山水焕发昔日的光彩,是每一个有责任的艺术家应该思考的,我在学画的早期就对传统的青绿山水就情有独钟,非常喜爱这个画种,看到好的古代青绿山水画就认真品读、仔细体会、研究。我认为当代的画家们在创作实践中,应该认真学习研究传统,而不应固守传统,应该对它进行发展和创新。

  笔墨应随时代,画家们在自己的创作中应既有传统,还需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有所提高。只有如此,作品才能体现当代性,时代性,才能使自己的作品不同与别人,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受到大众的喜爱。

  记者:宋苏东坡评王维“诗”、“画”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您的“青绿山水”创作中要表达怎样的志趣?

  曹雕:“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绘画创作者力求达到的至高境界。通过近二十年的探索和实践,我的青绿山水作品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和好评,也有很多人说我的作品中有诗一样的意境。不敢说有,但这是我一直以来努力追求的目标。我觉得我的作品中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充实、完善、提高。比如,如何使我的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在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个性语言,在笔墨上如何再成熟一点等等,都需要付出很多努力。这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自己加倍努力。我相信,在经过自己不断努力创作下,“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个境界一定会在我的作品得到充分的体现,也一定会更受到大众的喜爱。

  曹雕,字鹏,博士后(留美哈佛),1961年出生,湖北武汉市人。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生导师、美国波士顿哈佛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湖北书画院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书法家,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等。曹雕的作品曾多次获得国际、国家级,省级,市级大奖...

  2014年8月,刊于中国美术家杂志

曹雕作品

曹雕作品

曹雕作品

曹雕作品

曹雕作品

曹雕作品

曹雕作品

曹雕作品

曹雕作品


相关机构:
相关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