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他把11年前由4个资源枯竭、负债累累、连年亏损的矿山和一个污染严重的冶炼厂组合而成的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带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成为以铜的地质勘探、采矿选矿、冶炼加工、科技研发、进出口贸易为主的有色金属知名国企。云铜集团2006年生产有色金属总量45万吨,矿山生产精矿含铜13万吨,冶炼生产精炼铜38万吨、附产黄金10吨、白银550吨、硫酸8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26.9亿元,成为铜产量居世界第18位、中国铜工业前三位的企业。
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邹韶禄。
云铜集团成立之初,总资产仅31.4亿元,净资产14.4亿元,利税2.28亿元,对社会贡献微薄。1998年亏损额高达1.5亿元,谈不上对社会的贡献,反而成为了社会的包袱。
面对困难,邹韶禄凭着坚定的社会责任感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带领职工锐意改革、开拓进取、科技攻关、加强管理,10年不懈努力,终使云铜集团发展产生质的飞跃。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326.9亿元、利税38亿元、进出口贸易额13.47亿元,总资产达到277亿元,获云南省政府地方工业企业(集团)销售收入超千亿元惟一“特别贡献奖”。
在领导大企业集团的实践中,邹韶禄高度重视战略思维和战略管理。云铜集团成立之初,他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首创性地提出了“四统一、一委托、双层经营”的母子公司管理体制构想,从组织结构上解决了企业集团规范、有序、有效运行的问题,在云铜集团的运作实践中取得了成功。
邹韶禄提出了经济增长方式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管理模式从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企业发展模式从传统型向创新型转变的“三个转变”方针,指导云铜集团走上了新型工业化道路。他主导概括提炼了云铜集团“资源储备雄厚、科技进步领先、管理创新超前、资本经营取胜、文化建设先进”的核心竞争力,为全面提升企业素质指明了方向。
邹韶禄领导建立了科学的投融资管理机制。聘请外部专家学者组成投资咨询委员会。云铜集团投资数十个项目、投资额超过百亿元,没有一项因决策失误造成损失,保证了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透明化。
邹韶禄倡导云铜集团与世界最先进的冶炼企业德国NA铜冶炼公司的管理实行“对标”,派员到该公司学习考察,把国外先进管理经验运用到云铜的管理实践中,迅速提升了云铜集团的管理水平。在全面加强企业管理中,企业紧抓质量管理,公司开展了QC全面质量管理改进活动,所属云铜股份公司连续多年获“云南省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企业”称号。
邹韶禄告诉笔者,云铜集团的发展目标是理性思维、科学规划,创千亿名企,铸百年云铜。即云铜集团要通过3—5年的发展,把云铜集团打造为千亿元企业,即实现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目标,届时云铜将保有铜金属资源储量1500万、铅锌资源200万吨以上,生产有色金属总量超过130万吨(其中生产电铜100万吨、黄金20吨、白银1200吨、硫酸150万吨、铅锌30万吨、镍5万吨、铋2000吨、钴2000吨、海棉钛1万吨),年生产精矿含铜40万吨,铁球团300万吨,深加工30万吨,销售收入超1000亿元、利税超100亿元的企业,届时,云铜将进入世界铜生产企业前五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