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文化背景的相似,我国许多老字号在东南亚地区都很受欢迎。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的繁华地段,有一家同仁堂药店,柜台和等候区总是挤满了前来拿药的马来西亚人;而在泰国曼谷的同仁堂,不仅有当地人,也有许多外地前来就医和接受针灸治疗的市民。
今年8月22日,北京同仁堂在越南开设分店,也同样受到对中医药情有独钟的越南民众欢迎。
同仁堂的伦敦分店最初只是华人光顾,并不受当地民众重视。因为文化的差异,英国人往往把中医和印度的神医等同,只有当他们遇到治疗不好的病时才偶来光顾。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口碑相传,当地人也在慢慢接受中医治疗理念。特别是中医药在防治“非典”之类世界医学难题上的突出表现,使中医药海外影响越来越大,加上欧盟放宽了植物药市场准入门槛,承认符合条件的中药的药品合法“身份”,使中医在欧美市场得到进一步认可。
老字号在海外的历程让经营者充分认识到,在巨大的文化背景差异下,只有让消费者充分了解、认知,方能接受。
在上海老饭店进军日本之前,日本的新大谷饭店每年都会邀请上海老饭店参加上海菜展销会,上海菜很受日本顾客欢迎,每次展销会新大谷饭店营业额都会翻倍增长。上海老饭店抓住这一时机,把分店开进日本,开业当天日销售额就达到了150万日元。
在海外民众不断认识和接受中国老字号的同时,老字号也入乡随俗,以期在海外有更好的发展。
在日本名古屋的上海老饭店,一方面延续上海经典风味,同时有50%是日本料理,满足了当地市民的口味。
同样,南翔小笼包在抢占马来西亚的市场时也颇费周折。在南翔小笼包开拓马来西亚市场之前,当地的小笼包竞争已经非常激烈。马来西亚华人较多,当地小笼包品牌不在少数,面临众多的竞争对手,小笼包师傅遍尝当地各款小笼包,刻苦研发,开发出适合当地人口味的牛肉、海鲜小笼包,成功打进当地市场。如今,南翔小笼包已在中国香港、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有15家连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