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来岁的四川籍车工庞成相,在浙江慈溪市一家小企业嘉利轴承有限公司工作已经有10多年了。“2004年进厂,这家企业是我工作时间最长的一家。”庞成相自豪地说。
作为一名有一技之长的车床熟练操作工,主动跳槽寻找更好的发展或是被别的企业挖走都是常有的事,是什么让庞师傅的脚步在这家轴承厂“停”了下来?“因为我用的那台车床从使用第一天起就有我的一份,我有责任把机器养护好,把工作做好。”
原来,慈溪嘉利轴承公司多年前就有一项创新举措,就是让一线熟练操作工成为大型设备的“二东家”。“我们与操作工签订一份合同,机器设备到了折旧年限,所有权就归他们个人。他们可以选择卖掉变现,也可以返租给企业收取租金。”董事长陈百享说。
庞师傅的这台车床加工的主要产品为铸铁件。在生产现场,转动着的机器没有发出刺耳的噪音,机床上更看不到多年运行后留下的油黑污渍。陈百享说,这台机器是企业在2006年以近4万元价格购进的,当年就与庞师傅签了合同,明确按国家规定每年折旧10%,10年期满后归庞师傅个人所有。“以往,这台设备用三年就得坏。但现在因为保养得好,几乎没有大修,小修也很少,车床运行至今看上去还有七成新。”作为配套,公司也修订了检修制度,规定设备大修与小修费用将按不同比例与个人分担。对个人而言,十年后机器就归自己了,当然要像爱护孩子一样爱护它。
巨款买进的设备10年后就归了职工,做老板的是不是太亏?对此,陈百享有另外一笔账:公司让员工成为设备“二东家”后,企业维修费明显下降。同时由于养护得当,加工的产品质量稳定,残次率降低。更重要的是,此举还为企业留住并培养了一批人才:“庞师傅2007年入了党,他所在岗位还成了党员示范岗,他还带了两个徒弟。”
眼下,该企业已有12位职工做了大型机械设备的“二东家”,占企业一线操作工的近10%。(王岚)
澳洲联盟党政府于本(5)月12日公布自2013年9月执政后之第二份预算案,2015-16年预算案盼能帮助澳洲人ㄧ展身...
面积约莫仅2万馀平方公里的蕞尔小国萨尔瓦多,回顾近代发展历程,长达14年的内战始于1979年10月,终至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