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艺术资本>> 艺术资本报道>> 正文

启功杨振宁论道书法轶事

企业报道  2015-07-01 10:03:08 阅读:

  2002年暑假前的一天,清华大学派人来联系,说杨振宁先生将在清华大学设立“高等研究中心”,希望启功先生能给写个牌子。我把清华大学这个要求报告给启功先生,先生欣然同意,并说下午就写。先生选了一张荣宝斋送来的印有七个花团的彩色对联纸,竖写了“高等研究中心”六个大字,每个字各占一个花团,落款“启功书”三个字,占最后一个花团。不久,恰逢北师大请杨先生来校讲学,启功先生亲自把这几个字送到杨先生手上。

  2004年冬,启功先生在病中,杨振宁先生在时任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希的陪同下,到北师大看望启功先生,并再次感谢启先生为他写了字。启先生热情接待客人,随手拿出刚刚出版的《启功口述历史》分赠给客人。陈希先生翻看着《启功口述历史》,问到启功与陈垣先生的关系,启先生讲了他“三进辅仁”的经过,客人们听了他们师生的故事,都很感动。

  杨先生称赞启功先生的书法很美,问启功先生:“我的岳父杜聿明,您认识吗?他也很喜欢书法,字写得也很好。”启功先生说:“我当然认识,杜老有一件好东西——《万岁通天帖》。我也见过,摹王羲之的手卷,是真的王羲之,太好了!”杨振宁说:“我没有见过。”启先生说:“这个帖现在在辽宁博物馆收藏着。”

  启功先生由此又讲了一些他从小至今临帖的趣事。陈希问先生:“清华大学的‘清华园’三个字是那桐写的吗?”启先生说:“是那桐写的,字写得不错,可是这个人不好。他曾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八国联军入侵京城时,慈禧逃跑了,命他和庆亲王奕劻跟八国联军议和。日本人要求签不平等条约,答应给每位签名的人20万两黄金,好多人都签了,只有那桐和奕劻不签。最后他们两人要了40万两黄金才签。”启功先生感叹道:“有这样的贪官,清王朝怎么能不完!”

更多专题
桂纸开场的大戏

有些有强大实力而又嗅觉敏锐的企业已经抢得先机,捷足先登了,比如斯道拉恩索和印尼金光集团,这两大世界纸...

新思路 新发展

百色市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对百色发展的定位和布局,把百色经济发展思路概括为“四地一带一枢纽”,即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