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职场动态>> 正文

职业化的专业之路

企业报道  2015-07-14 17:28:17 阅读:

  职业化的老板造就职业化的经理人

  从20世纪末开始,几乎所有的企业老板都开始谈论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问题。有些企业出巨资送中高层管理人员去高校读MBA,到国外考察;有些企业大量请咨询培训公司到企业来进行内训。不管是送出去,还是请进来,目的都是希望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掌握职业化管理知识,成为具有职业化素养和工作能力的经理人。但从目前中国企业的管理现状来看,很难说哪家企业在这方面的努力获得了成功。

  笔者认为,之所以中国企业在建设职业经理人队伍上的努力收效甚微,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作为一家之主的老板并没有真正领会职业化的内涵,忽视了职业化的环境是塑造职业化经理人的基础,而职业化环境的形成有赖于作为企业主宰的老板的职业化。只有老板的思想、行为职业化了,不再出于中国文化的权谋特性,推崇官本位思想的人治方略来管理企业,而是一切以客户为中心,围绕着市场需求的寻找和满足展开各项工作,同时有效平衡企业成长和员工发展之间的关系,职业化环境的形成才有可能。

  在中国国情下,老板们的职业化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培养职业化思考习惯,也就是说老板们要从职业化角度审视自己的角色地位,以职业目标取代个人目标,从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注意总结、提炼包括经营管理概念、思维逻辑、洞察力、创新力等在内的职业化思考模式,并使之成为习惯。比如,老板可以不认同下属的个性,但你必须以一种客观的态度去认识、评价其岗位贡献;在强调经理人和员工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应树立一种服务员工的思想,为经理人的发展提供各种资源。其次,老板要践行职业化行为,强调规范化管理。老板们应将自己职业化的思考落实为明确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业务流程等。最重要的是身体力行,才能在企业形成一种职业化氛围。第三就是树立绩效观,建立公正客观的人才选、育、用、留制度。目前一些企业难以留住人才的原因就在于企业在人才的招聘、考核、培养、晋升等方面缺乏清晰可鉴的标准,致使一部分有能力的人因长期得不到承认而离去。

  总之,那种认为职业化就是经理人和员工队伍职业化的思想是犯了典型的形而上的错误。人为的割裂老板职业化和经理人职业化的关系,一味的只强调经理人和员工的奉献而忽视企业对管理者与员工的付出的做法,只能导致劳资双方的对立和不满,增加不必要的内耗,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只有当经理人在良好的职业化环境下,通过长期的管理实践、合理的思维碰撞和良性的行为冲突,形成自动自发的责任意识,并养成了本能的职业化行为习惯的时候,企业的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工作才可能获得成功。

更多专题
从用电资料看中国製造业发展新常态

2015年3、4月份与2009年同期相比,製造业用电效率有所提升。总体来看,製造业发展分化的特徵更为显著,符合...

瓜地马拉带动中美洲区域经济整合活力

根据本(2015)年7月6日瓜地马拉中美洲报报载,瓜地马拉担任中美洲区域经济统合体(Sistema de la Integrac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