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修效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国家规划发展纲要,立足的是国家的发展,人民的安居乐业。发展的方略能否实现,社会是否和谐,人民是否富裕,关键之关键在层层抓工作落实,重要的是在努力形成人人抓落实的社会风气。
强调抓落实是重要的工作方法
强调抓落实,是我们党开展工作的重要方法,也是历届领导集体对各级领导人员的基本要求。毛泽东同志指出,什么东西只有抓得很紧,毫不放松,才能抓住。抓而不紧,等于不抓。邓小平同志一贯强调,凡事都要落到实处。江泽民曾指出,要落实落实再落实。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必须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习近平同志强调,抓落实的工作必须抓得很具体很细致很扎实,这也是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优良作风的必然要求。在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许多问题客观地存在着,之所以看不到、想不到、抓不到,解决不了,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失之于“粗”,失之于“虚”,工作抓得不具体不细致不扎实。古人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抓落实的过程,也是一个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致千里的过程。从细处入手,落实才会日见成效。由此看来,抓落实是制度执行、办法实施、保障发展的生命线,提升落实力更是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
一位党建专家曾指出,作为我们这样一个拥有8700万党员的执政党,抓落实,是所有组织成员的一项重要工作。无数实践已经证明,每一项工作的完成,都是抓落实的结果,没有落实,再好的制度、办法、规划,都是一纸空文、天方夜谭,再好的管理也是纸上谈兵、不堪重击,再好的机制也是耗时费力、无稽之谈,再好的规划也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可望不可即。就单位而言,实现企业振兴发展和长足进步,首先要有好的思路,即定准基调和发展方向,瞄准主攻目标,这是抓落实中“抓什么”的基础。其次要有好的机制,即从制度、办法、措施制定之初的过程,执行的过程,处置的过程等,都要有好的运行、检查、监督、考核机制作保障,这是抓落实中“怎么抓”的关键。再次要有好的落实能力,即有一批肯负责、能负责、敢负责的管理干部队伍来支撑,有能征善战、勤勉吃苦、无私奉献的一大批员工队伍做砥柱,这是抓落实中“这样抓”的根本。具备了这些,工作的落实才有希望,落实才会有结果。
思想务实应重观念更新
要重学习,深刻理解抓落实的本质含义和要领。俗语说,思想掌握一切,同时思想又改变一切。因此,要通过举办学习班、辅导班,集中发放思想理论书籍、组织大课等方式,宣传目标任务,讲透办法措施,切实把干部员工的思想统摄到实现企业目标、宗旨的大旗下,人人为落实任务目标出计献力。要重自觉。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或以文字游戏当成落实措施,都不是企业内部管理的可取之法。抓落实靠自觉,关键还是注重调查研究,深入了解上级政策方针,了解基层的信息,把握做好上级政策与现场实际相结合的文章,下真功夫,下实力气,不去敷衍塞责,隔靴搔痒,更不去哗众取宠,层层取悦。要重体会。一位企业家讲,抓落实是件快乐的事情,要时时处处体验抓落实的快慰。从思想上有一种牢固的抓落实的意识,就是要通过形势任务教育等有效形式,解决干部员工“为谁而工作,为谁而履职尽责,为谁而完成效益,为谁而促企业发展”的问题,使每个人都能体会抓落实的乐趣,增强抓落实的信心和决心。
行动落实应重责任清晰
一是要重细节。细节决定落实的质量,关乎事业的成败。在企业实施抓落实的过程中,要坚持事前分析每个细节可能造成的影响,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事中采取积极的行动措施加以应对,及时消除羁绊,保证各项决策实施顺畅。要考虑周全落实中每个细节的责任,予以细化担责。
二是要重义务。从一定意义上讲,落实既是干部员工的责任,更是责无旁贷的义务。落实不仅仅是完成指标的必要,更是完成指标的必须,因此要把抓落实当成份内的事情,思想上提高认识,行动上积极配合,力求效果的真实。
三是要重分解。毛泽东说,只有领导骨干的积极性,而无广大群众的积极性相结合,便成为少数人的空忙。实际上就是讲的落实能力和责任层次的分解。企业要以激励为主,以鼓动为主,兼顾经济利益的考核,来落实各项既定指标和工作措施,保持落实的长久性、常态化和稳定性。
工作落实应重文化影响力
落实是一种文化力,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已经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制定制度办法,强调落实的重要性,到建立健全工作、考核机制,重视抓落实,再到久而久之习惯养成,经过实践的磨练,形成人人抓落实的氛围,是时代的进步,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从企业发展的长远情况看,文化的持久力,文化的包容力,文化的推动力,是使抓落实的方略进一步得到实施的重要抓手,更是推进企业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支柱。 (作者单位:山东(泰安)新陶阳公司武装保卫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