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从“懒蚂蚁效应”看发展方式的转变

企业报道  2015-07-22 17:20:20 阅读:
核心提示:日本北海道大学进化生物研究小组曾对黑蚁群的活动进行观察,结果发现:大部分蚂蚁都很勤快地搬运食物,却有少数蚂蚁整日无所事事、东张西望,人们把这些蚂蚁叫作“懒蚂蚁”。

  ■ 汤铸

  日本北海道大学进化生物研究小组曾对黑蚁群的活动进行观察,结果发现:大部分蚂蚁都很勤快地搬运食物,却有少数蚂蚁整日无所事事、东张西望,人们把这些蚂蚁叫作“懒蚂蚁”。有趣的是,当生物学家在这些“懒蚂蚁”身上做了标记,并且断绝蚁群的食物来源时,那些平时工作很勤快的蚂蚁却表现得一筹莫展,而“懒蚂蚁”们则挺身而出,带领众蚂蚁直奔新的食物源。原来,“懒蚂蚁”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侦察”和“研究”上,它们拥有让蚂蚁群在困难时刻仍能存活的本领。这就是管理学中所谓的“懒蚂蚁效应”。对于企业而言,“懒蚂蚁效应”具有特别的启示意义。

  观察环境,寻找目标。研究表明,“懒蚂蚁”并不懒。“勤劳”的蚂蚁往往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分割和搬运食物等具体工作上,对周围关注不多。而“懒蚂蚁”则没有这些负担,反而有精力去观察环境,探寻更远的地方,一旦眼前的食物用尽,它们就会引领蚁群向新的目标前进。确切地说,“懒”与“勤”是相对而言的。“懒蚂蚁”表面看起来懒,但实际上是勤于思考、勤于探索的。恰恰因为这种表面上的“懒”,才使它们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问题、探索发展方向。因此,“懒蚂蚁”实际上是更高层次的“勤蚂蚁”,是保障蚁群健康发展的中坚力量。

  遴选精英,辨别方向。医药制造企业发展同样需要“懒蚂蚁”。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郑学益类比“懒蚂蚁效应”时说:“相对而言,蚁群中的‘懒蚂蚁’更重要,在企业中注意观察市场、研发市场、把握市场的人更重要。”如果企业里所有的人都忙于日常事务,就没有人能静下心来观察市场环境和内部经营状况,就永远不能跳出狭窄的视野,看到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作出长远的战略规划。

  “懒蚂蚁”对于羚锐制药的发展特别是科技创新和创新销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不注重产品研发和产品销售市场前期的调研及分析,一旦方向发生偏差,其后果往往不仅是财产上的损失,更可能是由于竞争对手抢占先机而导致市场份额减少,甚至丢掉整个市场。

  研究表明,企业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就必须重视“懒蚂蚁”、培养“懒蚂蚁”。如果说,科研一线的研发人员、技术人员和市场销售一线的营销将士是“勤蚂蚁”的话,那么,那些拥有专业知识和丰富工作经验、在思想与方法上超前的研发精英和销售精英,就是“懒蚂蚁”的首要人选。只有将少数研发精英和营销精英从繁琐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为他们创造一个清净的思维环境,才能真正开启他们的想像空间,让他们专心致志地探索科技创新和营销创新的方向,并找到消除创新瓶颈的路径。

  科学分工,探索未知。目前,大多数企业还难以形成科学分工、积极探索未知的发展模式。究其原因,企业高效运作的组织结构是阻碍“懒蚂蚁”生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蚂蚁的社会里,其组织结构与社会分工密不可分,而现代企业往往过于注重短期效益,却容易忽视社会分工的一些基本要素。比如,思想家、科学家等并不从事生产,也不直接创造社会财富,但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却是最有价值的,且能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

  如果我们的一部分研发精英和销售精英能从繁重的科研工作或销售工作中脱离出来,成为企业科技创新、技术研发和销售创新指引方向的“懒蚂蚁”,那么,企业的科技创新与销售工作将会更加强劲。由此可见,企业中是否有“懒蚂蚁”存在,取决于自身的组织结构及管理模式,它是保障其生存的重要条件。羚锐制药亦然。只有满足这样的条件,“懒蚂蚁效应”才能在羚锐制药的科技创新、技术发展和销售创新中得以显现,蚁群中的“懒蚂蚁”才能转变成羚锐制药的“精英蚂蚁”、创新的“神经中枢”。而管理学将生物系统的“懒蚂蚁效应”引入企业管理的目的也就在于此。所以说,在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过程中,羚锐制药更应注重营造“懒蚂蚁效应”,即除了做好眼前的工作外,还要抽出一些人员去探索未知,使那些“精英蚂蚁”在宽松的环境下将其智慧和能力发挥到极致,并引领公司开创技术发展的新天地,为企业的创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河南省新县高级中学)

更多专题
缅怀恩师:望之俨然,即之也温

2014年5月13日13时15分,我的恩师刘海藩先生与世长辞,享年79岁。先生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经济学家...

新时期反腐败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创新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反腐败战略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