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解读李克强关于中央企业“一带一路”建设的批示

企业报道  2015-07-30 21:15:41 阅读:
核心提示:在不久前召开的推进中央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做出重要批示,批示较长,有429个字,含寓深意,具有纲领性质。

  ■ 李锦 本报评论员

  中央企业对外开放“新”在何处?就是要在产业和能力的输出上作出好文章。最终取决于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成功与否。这是我们从学习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重要批示后得出的结论。

  在不久前召开的推进中央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做出重要批示,批示较长,有429个字,含寓深意,具有纲领性质。

  这个罕见的长篇批示可以分成五大块来解读。第一段是指导思想,指出了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意义,提出为什么要这么做的问题。“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是新阶段下以开放促进发展的必由之路,既有利于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实现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也是与全球经济深度融合,在更高层次上嵌入世界产业链条,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发展的共赢之举”。点出“新一轮”、“高水平”定义本意,就是新常态下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以开放促发展的新型道路,特色鲜明。

  第二段是讲的成绩,重点是讲谁来做这件事,做得怎么样的问题。近年来,中国装备“走出去”初见成效,取得积极进展,央企立足自身,主动作为,不畏艰难,勇于开拓,在其中发挥了领头羊、主力军作用,为国内经济建设和对外经济合作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促进提升了我国国际竞争力,有效拓展了我国经济发展空间,成绩应予充分肯定。

  过渡段是讲新一轮对外开放的任务,提出做什么的问题。“当前,利用我国优势产能,突出重点领域,推动国际产能合作,条件具备,机遇难得”。

  第四段是原则与要求,回答怎么做的问题。从具体工作来看,“希望同志们牢固树立大局意识,紧密结合‘一带一路’战略,善于抓住和对接当地需求,坚持创新合作模式,坚持市场导向和商业运作原则,更加注重质量信用品牌服务提升,更加注重装备标准技术管理同进,更加注重自身发展与造福当地并重”。

  最后是效果,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这便是“推动形成优进优出格局,促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为我国发展增添新动能、实现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作出更大贡献!”

  我们学习理解李克强总理批示,与学习国务院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结合起来,要抓住精要之点,深刻理解其精神实质。

  要点之一:弄清“企业主导”,是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工作的战略布局。

  我们应该注意,6月16日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党中央国务院在深入分析国内国际经济新形势、综合考量现实与未来、科学研判需要与可能等基础上,做出了积极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重大决策。今年1月29日、4月14日和5月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均强调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加大“走出去”力度。国务院刚发布的指导意见,共包括7个部分、41条,提出了“企业主导、政府推动,突出重点、有序推进,注重实效、互利共赢,积极稳妥、防控风险”的基本原则。企业主导被排在第一位,分外引人注目。

  要点之二:从主题分析,弄清“一带一路”建设与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工作”的逻辑关系。

  表面看,“一带一路”建设与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是两个主题,实际上是一个主题两个侧重点,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对于装备制造和国际产能合作也是重大的机遇和有利条件。反之,产能国际合作是推进建设“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国际产能能够促进“一带一路”的现有合作机制进一步向更大的范围、更深层次扩展。“一带一路”划定的区域范围,具有良好的投资前景,值得装备制造业和国际产能合作积极加以利用。“推进参与”更有姿态特征,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更有实际操作特征,这是一个有机结合。

  要点三:认清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四个有利于”的意义。

  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意义可以用四个有利于进行概括:一是有利于形成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有利于促进企业不断提升技术、质量和服务水平,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三是有利于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有利于实施“一带一路”、中非“三网一化”合作等重大战略;四是有利于深化我国与有关国家的互利合作,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这关系国?家经济增长、企业提升和产业转型、高水平对外开放、国际合作四个方面,意义深远。

  要点之四:弄清核心内容是“产能和合作”,充分理解由产品的输出转向产业与能力的输出的内涵与新意。

  “产能和合作”是一个核心问题,我们必须理解。首先,过去中国的经济向外走,主要是贸易,也就是产品的输出,通过贸易的方式将中国制造的产品向外输出。我们现在要搞的产能合作含义是产业的输出,是能力的输出。其次,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的合作有一个重要思想,是中央企业要跟所在国在合作当中充分体现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的原则,帮助这些国家建立更加完整的工业体系、制造能力,所以说中国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的合作,核心就在于通过这样的合作把产品的贸易、产品的输出推进到一个产业的输出和能力输出上来。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产能合作”的内在含义。中央企业对外开放的“新”在何处?就是要在产业和能力的输出上做出好文章。这也是我们的做法与马歇尔计划不同之处。

  要点之五:认清基础,找准问题,理解中央企业在新一轮对外开放中的“一新三高”新指向。

  我们注意李克强总理的批示讲到“三个高”,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在更高层次上嵌入世界产业链条。这三个高的提出是有基础的。中央企业国际化经营取得成效时描述出“广”、“快”、“重”的状态。对中央企业国际化中存在的问题用四句话分析:主要是国际化程度偏低,核心竞争能力不强,风险防控体系不够完善,同业无序竞争的情况时有发生等。走向新阶段,是在这个基础上达到速度、水平与层次的“三高”,是中央企业对外开放的新使命,新追求。

  要点之六:理解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内容,突出重点领域,明确“一带一路”建设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工作的途径。

  李克强总理不仅提出“推动形成优进优出格局,促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宏大目标,而且提出“利用我国优势产能,突出重点领域”的途径。

  “两个重点”是明确的:一是将与我国装备和产能契合度高、合作愿望强烈、合作条件和基础好的发展中国家作为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重点国别,并积极开拓发达国家市场,以点带面,逐步扩张;二是将钢铁、有色、建材、铁路、电力、化工、轻纺、汽车、通信、工程机械、航空航天、船舶和海洋工程作为重点行业,分类实施,有序推进。

  我们不能不注意,中央企业可以从不同角度形成了自己的目标与任务。例如,结合当地市场需求,推动钢铁、有色、建材行业优势产能国际合作;加快铁路“走出去”步伐,拓展轨道交通装备国际市场;开发和实施境外电力项目,推动化工重点领域境外投资;提高轻工纺织行业国际合作水平;通过境外设厂加快自主品牌汽车走向国际市场;提高信息通信行业国际竞争力,推动工程机械等制造企业完善全球业务网络;推动航空航天装备对外输出,开拓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高端市场。这些来自各中央企业负责人的思路犹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使得会议精神的贯彻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要点之七:理解“三坚持、三注重”要求,严格把握“一带一路”建设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工作的四项基本原则。

  李克强批示提出,“坚持创新合作模式,坚持市场导向和商业运作原则,更加注重质量信用品牌服务提升,更加注重装备标准技术管理同进,更加注重自身发展与造福当地并重”。这个“三坚持”、“三并重”归纳起来,集中在四点上,可以用四项基本原则来表达。这便是坚持企业主体,市场导向的原则,坚持突出重点、有序推进的原则。坚持注重实效、互利共赢的原则。坚持积极稳妥、防控风险的原则。

  从整体看,李克强总理批示从“为什么、是什么、谁来做、怎么做和怎么样”的五个层次上提出和解决问题,感到概括精练,内涵丰富;对形势发展有新判断,对问题有新认识,解决问题有新思路、新重点、新举措;是中央企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性文件。

  我们理解总理批示中所作“新一轮”、“高水平”定义本意,就是新常态下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以开放促发展的新型道路,特色鲜明。确实,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全球经济深刻调整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相信中央企业能够准确把握总理批示的精神实质,从历史发展趋势与世界结构调整大局的结合上把握机遇。使得中央企业在新一轮对外开放中提高水平,提高能力,提高层次,为推进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更多专题
始终行走在服务价值之路

“扁平化”管理的核心是,缩短管理链条。就是分局的决策层直接管理到作业层,促使生产指挥一步到位,减少中...

三洋的中国市场布局战略

灵活的高度本土化机制成就了三洋商用事业在大连的成功。三洋电机商用事业在中国共建有16家合资合作公司,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