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NC,一个成立5年的公司,一个在短短3年内迅速崛起,改变世界硝化棉格局的中国公司,一个连续3年蝉联硝化棉产销规模世界第一的中国公司,在众多光环环绕下的SNC充满了神秘……
为顺应中国加入WTO后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要求,经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批准,将泸州北方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和西安惠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的硝化棉资产进行跨地域重组成立了制造、经营硝化棉的专业化公司——四川北方硝化棉股份有限公司,简称SNC。SNC 2002年的重组,使泸州、西安两家同属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的硝化棉制造商消除了“兄弟”之间的竞争,资源得以共享,真正实现了1+1>2的规模效益,为SNC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近几年国内房地产行业、汽车行业的持续景气,很大程度上刺激并带动着油漆、涂料等行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其上游产业硝化棉行业的发展。亚洲硝化棉市场以高于欧美市场的发展速度向前发展,尤其以中国市场的增长最快,这对SNC而言是机遇同样也是挑战。国际同行的信息触角是非常敏锐的,对于中国市场这块蛋糕早已垂涎三尺,法国、英国、巴西、印度、德国、捷克等国的同行纷纷把目光投向了中国市场。要实现最初的目标:创建“中国第一、亚洲一流、国际知名”的专业化、现代化、国际化公司,靠的是SNC人“勤、学、苦、干”的精神和意志。“勤、学、苦、干”四个字看似平凡,但对SNC而言却有独到的见解。
“勤”,在SNC员工的身上可以体会到的是勤奋敬业的“蜜蜂精神”,他们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
近几年原材料的价格逐年攀升,硝化棉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公司采取集思广益的方式对发现的问题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的奉献着。泸州生产基地17个工序,点多、面广,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在数据收集真实性、规范性问题上造成了一定影响,工序组长们一起设计商讨解决办法、教授盘存方法并自行编制了各工序盘存表、日产量材料统计表等。坚持做好指标的分解、落实和总结工作;开好每月的经济活动分析会,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坚持询盘,指导并督促每个工序进行班级经济核算,特别对溶剂回收、冷冻制造、废酸处理、硫酸制造这几个工序倾注了更多的精力,对有条件的工序还将班组消耗与岗位工资挂钩,使成本意识根植于每位员工的头脑中,并潜移默化于行动上。2003年节约成本费用750万元,2004年在2003年基础上同比节约524万元,为公司增产降耗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勤”在无形之中已深入人心。
“学”,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的正是有目的的学习、有创意的学习。从SNC的企业文化“消化制胜”中我们可以深切体会到传统的儒家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有机结合,即消化吸收、学以致用、推陈出新。SNC确信只有不断给自己充电,才能在市场残酷的竞争中生存下来,而打造学习型创新型团队是SNC保持活力的秘密武器。
公司成立之初,激烈的市场竞争、陈旧的生产设备、单一的品种品号都是公司发展路上的瓶颈问题。SNC清醒地认识到,现在的市场竞争并非单纯的价格战,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技术的竞争、质量的竞争、服务的竞争。技术工艺的不断改进、产品品质和售后服务的不断提高完善,才能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才能为公司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提供有力的保障。公司学习并借鉴了世界500强企业的成功经验,走具有自己特色的品牌之路,创建了自主知识产权的“SNC”、“莱斯洛”、“嘉适特”三大品牌78个品号,极大地丰富了产品品种,为客户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公司积极推进打造学习型创新型团队,对外公司通过社会的公开招聘招贤纳士,为公司注入新鲜血液,引入创新思维;对内积极开展各种培训,力求不断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管理水平。先后选派了3名高管和2名中层管理骨干到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攻读EMBA和MBA,选派了4名科技人员攻读四川大学化学工程硕士,组织60余名技能人员、管理骨干、先进模范代表到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参观考察,鼓励员工以各种途径提升技能。走进SNC,你可以感受到浓浓的学习氛围,体会到创业者独具的激情。
“苦”,“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可见,再好的宝剑如果没有经过不断的磨练也很难锋芒毕露,一个企业没有经历市场竞争的考验、没有经历商战的洗礼,无法成为真正的强者。SNC作为产销规模世界第一的中国企业,在商战中打拼了多年,其间经历的酸、甜、苦、辣是隐藏在光环背后的故事。
“干”,为公司员工干实事,为社会作贡献。SNC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自筹资金8060万元用于技改、科研开发和设备的更新改造,实施技改项目161项。针对黄烟问题,公司与天津大学合作完成了硝烟回收工程,不仅使硝烟回收率提高了40%,而且环保指标大大优于国家控制标准,解决了黄烟长期破坏环境的问题。针对废水排放问题,公司采取积极措施,开展了废水循环使用工程,在大大减少废水排放量的同时也降低了水的消耗,为环境保护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SNC自成立以来为员工陆续建立了“四险一金”,即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对于生活困难的员工还建立了帮扶救助基金,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从源头上解决了员工的后顾之忧,为员工干了实事。
通过公司全体员工近两年的共同努力,最初的目标在2004年得以实现。2004年9月,在苏格兰召开的第23届世界硝化棉制造商年会上传来消息,SNC产销量已跃居世界硝化棉行业第一,这意味着SNC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个企业新纪录。
“勤、学、苦、干”的精神是SNC企业文化的集中体现,是一种凝聚力、向心力,是公司不断前进发展的生命力。有了这种精神,SNC创造了第一个属于自己的企业新纪录——硝化棉产销规模世界第一;有了这种精神,SNC续写了硝化棉产销规模世界第一的历史。
“扁平化”管理的核心是,缩短管理链条。就是分局的决策层直接管理到作业层,促使生产指挥一步到位,减少中...
灵活的高度本土化机制成就了三洋商用事业在大连的成功。三洋电机商用事业在中国共建有16家合资合作公司,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