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重组股复牌须取消首日特殊待遇

企业报道  2015-08-20 19:50:21 阅读:
核心提示:如果从世界主要股票市场交易规则来看,重组股复牌并不会有特殊交易安排,因为这些股票市场遵循T+0与无涨跌幅限制,其与市场内其他股票规则一致。

  如果从世界主要股票市场交易规则来看,重组股复牌并不会有特殊交易安排,因为这些股票市场遵循T+0与无涨跌幅限制,其与市场内其他股票规则一致。但如果我们将视角转向A股市场,实际上重组股复牌首日,享受了特殊待遇,即无涨跌幅限制,这与其他场内股票交易形成巨大反差,也易被人为控制,出现利益炒作。

  深圳证券交易所数据显示:2015年8月12日,历经破产重组的超日太阳变身成为协鑫集成(002506.SZ)在深交所恢复上市,重新登陆资本市场(机构与大股东重组增发价在1-1.26元)。协鑫集成当日涨幅达到986.07%,直接从停牌前价格1.22元/股涨至13.25元/股,随后接轨老股票交易制度,第二、三日再次涨停。这如果是在市场总体均无涨跌幅限制的市场中,其表现无可厚非,但在当前A股交易体制下,其明显区别于新股与老股的交易特待交易制度非常明显。实际上,在近年多只类似重组股均体现出此类轨迹。

  目前,我国股票市场中,对于新股、老股与重组股推行了不同的交易规则,新股上市当日44%的封顶;老股正负10%的涨跌限制;重组股复牌当日的无涨跌幅可以说这种交易规则下,很容易被人为的利用,最终伤害市场投资者。

  从历史轨迹来看,重组案例有好有恶,好的重组利于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恶的一面则集中于讲故事,利用特待拉股价,累积巨大的投资风险,最终伤害投资人。重组讲故事在今年的市场行情中非常典型,而炒作过后的市场回跌则是一地鸡毛,形成了区别化交易规则的现实弊端。

  研究认为,去年5月份推出鼓励市值管理的政策时,股票发行依然采取的是审核制,发行控制较严,这为一些上市公司以重组推动市值走高提供了有利的环境。一些公司不断地将外部资产通过重组形式装入公司,实现规模不断扩张,讲故事刺激股价,利用停复牌机制前后的交易差异与首日特待进行非公平交易。有些所谓搞“市值管理+重组”的公司,市盈率上千倍但股价连续上涨,同时定增、大比例分红等消息随后出台,而首日复牌的交易特待可谓被充分利用,这里面一些机构明显有操纵股价的嫌疑。

  对于市值管理与重组股的结合,我们虽然不能全盘否定,但也要看到这方面的问题十分突出,实际上到了非常危险程度。今年5月22日,证监会对外公告查办了一些案件,其中个别案件是涉及编题材、讲故事式重组来操纵股价,协同内外联手操纵股价的一个突破口在重组股复牌首日的特别交易规则,这与市场股票品种相比,明显构成了非公平交易。

  笔者认为,去年以来市场上一些机构和个人正在滥用重组与市值管理的概念,以此掩盖违法违规,这种情况已经不是个案,而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市值管理”是上市公司基于公司市值信号,综合运用多种科学、合规的价值经营方式和手段,以达到公司价值创造最大化、价值实现最优化的一种战略管理行为。其中价值创造是市值管理的基础,价值经营是市值管理关键,价值实现是市值管理的目的。市值管理注重的应该是价值挖掘和资产的净化,而在国内它则演变成股票价格的包装与炒作、操纵与内幕交易。如果我们将股票市场品种从交易规则上统一,那么这种利用重组停复牌前后的交易将回归本源,将更利于市场股票价格的形成机制与市场总体交易的公平。但目前从交易制度安排来看,重组股复牌首日实际上是取得了一定的特殊待遇,这为相关参与者、利益炒作者提供了空间。

  证券市场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的典型代表,信用经济的核心则反映的是市场参与主体的行为。如何保障市场运行质量及投资者公平交易,其市场规则的完善与严肃性对于证券市场而言则是最为关键的。

  研究认为,市场规则主要包括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从中国A股市场发展来看,市场准入规则,在法律层面已较为完善,市场主体与投资者的身份可确定;而市场竞争规则在退市与上市、打击内幕交易与操纵股价等方面依然难言完善。从市场交易规则特别是核心的交易制度方面的建设来看,这更应引起管理层高度重视,保持交易公平、公开、透明更是紧迫,目前来看,统一股票交易制度,让重组股也体现一种内在规则的一致,实现所有股票公平交易的制度急需规范。

  总体来看,我国股票市场上重组股首日交易的特殊待遇是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但如果从股票市场健康发展与三公原则体现来看,管理层有必要取消这种复牌首日的特殊待遇。目前IPO发行停止,从未来市场统一交易制度的必要性来看,有必要对目前股票市场所有品种的交易制定一个公开、公正与公平的一致性制度,只有这样股票价格的合理形成机制与股票市场所体现的优胜劣汰才可能真正迈出实质,重组股利用复牌前后的股价操纵与利益炒作才可能最终有效收敛,步入理性。(作者:肖玉航,新华社瞭望智库特约研究员,九鼎德盛金融证券分析师)

更多专题
社会责任助推公司治理

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或经营过程中,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或应尽的义务。是否承担...

心诚谋发展 志专展宏图

企业文化已成为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载体。企业文化与管理的融合,特别是与企业愿景目标以及与之相匹配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