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大师受聘当顾问 鲁花企业文化魅力难挡

企业报道  2015-08-25 16:43:06 阅读:
核心提示:一个企业的持续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启发和引导究竟多大关系?鲁花集团从一个小小的物资站成长为百亿企业,其背后的精神支撑、文化支撑来自哪里?

  ■ 张利然

●曾仕强教授在鲁花作精彩演讲

●曾仕强教授在鲁花作精彩演讲

  2015年8月18日,山东鲁花集团举行了一场隆重仪式,将享有“中国式管理之父”美誉的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聘为鲁花集团的道统文化总顾问。当天,鲁花集团管理层及其旗下150多个分公司、工厂的主要负责人齐聚位于山东省莱阳市的鲁花集团总部,与曾仕强教授的道统文化学员们共同见证了这场隆重的授聘仪式。

  一个企业的持续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启发和引导究竟多大关系?鲁花集团从一个小小的物资站成长为百亿企业,其背后的精神支撑、文化支撑来自哪里?作为一名学者,曾仕强教授与鲁花有什么渊源?又为何会在不计其数的企业邀请中,独独接住了鲁花集团抛来的“橄榄枝”?

  从“为人民服务”到“先爱天下”鲁花35年坚持一个方向

  在莱阳市姜疃镇姜疃村,有一条鲁花大街,大街上有鲁花集团30多年前起步的地方。当年的鲁花植物油厂已成为鲁花集团年代最久远的一个厂区,厂房上“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十人醒目。据曾在鲁花工作过的老员工讲,当年还是姜疃物资站站长的孙孟全提出“为人民服务”时,许多人曾暗笑:“一个小油坊,能让这七八个干活的人吃饱饭就不错了,用得着这样唱高调么?”而当孙孟全告诉他们:“要让中国人都吃上咱们的花生油”时,人们更觉得不可思议。

  然而30多年过去了,让当地人没有想到的是,“滴滴鲁花 香飘万家”早已成为现实,鲁花成为中国食用油行业当之无愧的“领跑者”。

  鲁花究竟靠什么“领跑”行业?又是怎样飘入“万家”?鲁花集团董事长孙孟全的思绪回到30多年前:

  上世纪70年代,孙孟全接任姜疃镇物资站站长。当时,这家物资站亏损17万元,每个站长坚持不到一年就干不下去了。孙孟全接任站长那年,姜疃镇的地瓜丰收,很多农民家里存放着几千斤的地瓜干。农民找到物资站,希望他们帮忙把地瓜干卖掉。孙孟全下定决心:“既然农民需要咱,咱一定想法!”他们历尽辛苦,帮农民卖掉了地瓜干,赚回了物资站第一笔钱3万元。农民握着他的手说:“谢谢你,如果没有你,我们的地瓜干都烂掉了!”

  孙孟全深深感觉到来自农民的那份信任。也是在那时候,刚刚30出头的孙孟全他把“为人民服务”的追求运用到企业发展中。

  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刚刚改革开放,老百姓要么吃小作坊生产的土榨油,要么吃浸出法生产的油。土榨油生产工艺简陋,卫生条件差。浸出油经过高温精炼,无色无味、营养受到破坏、而且有溶剂残留、不利于人体健康。“绝不让消费者食用一滴不利于健康的油!”孙孟全给自己,也给鲁花下了这样的“死命令”。

  为此 ,从1986年至1992年,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以孙孟全为代表的鲁花人历经六年的千辛万苦,成功地研制出了5S纯物理压榨工艺。

  1992年,随着央视“滴滴鲁花 香飘万家”这句广告语,5S压榨技术广为人知。5S压榨工艺对人类生命健康的贡献是巨大的,仅“彻底去除黄曲霉素”这一项,就攻克了一个世界级难题。鲁花也因此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从“为人民服务”到“产业报国 惠利民生”到“先爱天下 利人为公 以德取得”,孙孟全带领鲁花人找到了企业发展的“密码”。 他在多次企业文化培训班上对鲁花集团的干部员工讲:“利人为公”与“要效益”矛盾吗?鲁花多年的实践证明根本不矛盾。

  而享有“中国式管理之父”之称的台湾师范大学教授曾仕强认为,一个企业要想成为百年老店,首要条件就是目标正大、方向明确。鲁花集团在上世纪70年代就以“为人民服务”为目标,目标正大;以“做出让人民放心的油”为方向,方向明确。鲁花的经营理念与曾仕强教授的理论不谋而合。

  从“吃苦”到“吃亏” 鲁花人价值观高度统一

  人们常说,世上最怕“认真”二字。曾仕强教授理解的“认真”是指认识到“真”的东西。他认为,鲁花服务人民的目标,“绝不让消费者食用一滴不利于健康的油”的承诺,都是认到了“真”。而在“认真”之后,还要“归一”,即把“真”的东西一以贯之。这需要团队同心协力、分工合作。

  从一个只有7人的物资站,发展到一个有 1 万多职工的大型民营企业,孙孟全深知人才梯队建设的重要性。近几年来,孙孟全将鲁花集团的人才标准定为以下四点:能吃苦、能吃亏、能受气、能忍耐。在他看来,人这一生当中如果做不到这四点,就不能成为人才。

  在企业管理中,孙孟全反复强调“多换思想少换人”。他认为人的能力就体现在是否能改变别人的思想。他坚持把鲁花建成一所培养人才的大学校,不能让来到鲁花的人单纯只追求物质和金钱,关键还要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

  做人做事的道理从哪里来?又如何影响他人?200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孙孟全观看聆听了曾仕强教授做客央视《百家讲坛》讲述的《易经的奥秘》,深深感到曾仕强教授讲的很多理念、内容都是他在管理企业的过程中一直践行的,在反复看了10遍之后,他确信曾教授所讲的易经,正好暗合了鲁花多年的实践,以后肯定也是鲁花的核心文化。为此,鲁花集团当年即召集了所有高管和全国60多个分公司主要负责人,进行了一次为期18天的封闭学习,观看《易经的奥秘》电视讲座。

  从此,鲁花与中国传统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除了不间断地组织学习《易经的奥秘》讲座外,还先后组织学习了《论语》、《道德经》、《弟子规》、《了凡四训》等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为鲁花文化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找到了源头和根基。

  几年来,鲁花集团全体员工《易经》和传统文化的感召下,精神面貌、为人处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先爱天下”“利人为公”真正融入到了鲁花人的行为准则当中。当价值观高度统一,企业管理和发展都能迅速达成一致,鲁花集团不断创造着令人赞叹的业绩:2014 年,鲁花集团年销售额达150亿元, 2015年1 - 7月,鲁花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02亿元,同比增长20%。

  “鲁花集团是以《易经》和传统文化为支撑进行管理的真正实践者!”曾仕强教授通过与鲁花的了解后感叹,鲁花的可贵之处还在于其持续实践,不断改善。不管企业走了多远,始终不忘初心。

  作为国内外知名的传统文化大家,曾仕强教授非常繁忙。想要请他管理企业、做企业文化顾问的大型企业不计其数,但他到目前为止只接受了鲁花集团一家的邀请。事实上,曾仕强接受鲁花的邀请,仅仅是和孙孟全谈了几句话之后便做出的决定。在他看来,尽管他们的身份一个是学者,一个是企业家,但在内心,他们是志同道合的一类人。

更多专题
美国2015年工具机产值逼近50亿美元

美国积极佈局工具机市场。工研院IEK整理预估,美国今年工具机产值可到49.46亿美元。美国去年是全球第2大工...

社会责任助推公司治理

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或经营过程中,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或应尽的义务。是否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