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震动一时的“南通首富”陈保存破产案,在当地政府的介入下近日出现转机。由于陈保存及其南通宝港油脂发展有限公司已严重资不抵债,当地政府用国有资产机场、铁路作抵押,获得贷款1.5亿元,贴补偿债资产,暂时平息了这场震动南通的风波。
这场由一家民营公司破产所引发的债务纠纷,终于在当地政府慷慨解囊后归于平息,但由此又不可避免地要引出一个新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政府就不能处置国有资产。问题在于,政府作为受公众委托的社会事务管理者,其基本职责就是对国有资产实行有效管理和守护,如果确实需要处置国有资产,尤其是大规模的处置,则必须通过民主和法制的方式,让广大市民参与决策———即在现实情况下,通过当地人民代表大会讨论,并经由人大授权———这样才符合法理,才会为民众所接受。如果没有得到主人允许就私下拿国有资产去进行某种交易,形象地说,这与监守自盗又有何异?
政治经济学中有句名言:权利的界限是市场交易的前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的政府只能是有限责任政府,企业作为市场中的责任主体,无论其经营状况如何,也只能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来调整,当地政府不能以行政手段越疽代庖,更不能为具体的企业包办一切。政府为企业偿还债务,既违背了市场经济规律,也反映出,虽然我们一直在谈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但是,这一点到现在为止,在一些地方做得还不是很成功,政府的职能和行为还未能在法律的框架内得到切实的规范。
1.5亿元贷款不是天上掉下的馅饼,这笔债务毫无疑问,最终也还是要转嫁到全体市民的身上。当地政府如此慷而慨之,尽管其动机及意图我们不便揣摩,但至少可以说,这般作为没有代表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向企业献媚、向“财富”示好的姿态却是一目了然。从这一点来看,这场债务风波虽然暂时平息了,但一场舆论风波也许才刚刚开始。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电力机械制造市场,西变公司展示了国有企业如何葆有市场活力的途径。
面对永坪炼油厂的发展历史,原石油部副部长焦力人曾将永坪炼油厂誉为“延安明珠”。2003年,焦力人故地重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