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聚焦家电行业的竞争格局刷新

企业报道  2015-09-06 15:23:19 阅读:

  两大家电连锁巨头国美与苏宁围绕收购大中电器而持续了几个月的明争暗斗终于以一种戏剧性的方式收场:就在苏宁电器突然以与大中电器“双方一直未能在核心条款上达成一致意见”为由宣布终止实施收购计划的第二天,国美电器(0493.HK)12月14日在香港联交所发布公告称,国美已与大中电器的股东订立收购协议,将以36亿元人民币收购大中电器的全部注册股本。

  根据国美在16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公布的消息,香港上市的红筹公司国美电器控股有限公司通过银行以委托贷款给独立第三方的方式,得到了大中电器的独家管理与经营权,同时获得了对大中电器股权的独家购买权,购买价格为36.5亿元或36.5亿元加上至股权购买日独立第三方公司已支付的利息减去此期间已分配的利润(扣除管理费前)两者之高者。之所以采取以上交易方式,据称是买卖双方为达到尽快交易的目的。

  从今年4月开始,苏宁将以30亿元收购大中电器的传闻不绝于耳。业内人士指出,这次收购成功意味着中国家电市场步入了国美系(国美、永乐、大中)多品牌策略与苏宁单品牌策略相对抗的时代。

  国美集团常务副总裁王俊州指出,国美电器此次全面托管大中电器,更看重的是大中电器在北京市场的战略性地位和未来的发展价值。据介绍,大中电器20多年来精耕细作于北京,同时也向华北区域发展,目前门店在北京有61家,在天津有7家,在河北有9家,在秦皇岛有2家,在青岛有2家,门店合计为81家。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大中电器2006年全年销售额为87亿元人民币。

  另据双方财报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苏宁电器已在全国106个地级以上城市拥有连锁店453家,实现营业收入约280.4亿元;国美电器上市公司门店总数达672家、营业收入突破300亿元。

  王俊州认为,从经营成本上分析,大中电器核心门店已经营了近20年,与在同等商圈新开门店相比,其物业成本更优;而目前可用于新开家电零售的门店资源稀缺,租金不断上涨。

  “如果采取自开门店,稳固发展的策略,其成本将会更高,更何况北京市场家电门店已经相对饱和。”王俊州说,“本次国美电器全面托管大中电器,是在北京市场门店总店数不变或适度减少的前提下,通过单店经营质量的提升来实现整合后的规模效应,这是一种有利于社会资源、有利于行业和消费者利益的扩张道路。”

  家电观察家沈闻涧认为,成功收购大中无疑拉大了国美和苏宁之间的距离,家电市场的均衡格局将被打破,“苏宁明知自己放弃收购会面临这样的局面,却最终因为6亿元而退出,也有苏宁自己的考虑”。

  据分析,大中的店面主要集中在北京,而苏宁与国美的网络同样成熟,店面重合现象普遍,此次收购之后将会形成1/3以上的无效网点,整合成本比较大。沈闻涧认为,整合本身并不能说明企业战略的成败,关键要看整合之后双方能否在资金、文化、团队、客户、机制等方面形成核心竞争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国美当年对永乐的收购和今天对大中的收购,还要经受时间和业绩的考验”。

更多专题
西变自主创新强企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电力机械制造市场,西变公司展示了国有企业如何葆有市场活力的途径。

塑老字号品牌打造“精品永炼”

面对永坪炼油厂的发展历史,原石油部副部长焦力人曾将永坪炼油厂誉为“延安明珠”。2003年,焦力人故地重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