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维珍航空公司的飞机娱乐设施出现了故障,且一直未能修复,但其提供的所有赔偿都建立在要求乘客再次乘坐他们公司航班的基础上,这种“期货式”赔偿合理吗?上海的李先生日前向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投诉,要求航空公司兑现直接的经济赔偿。
且让我们先领教下“期货式”赔偿的“魅力”——作为赔偿,航空公司提出了4种方法让李先生任选其一:下一次购买维珍航空公司机票享受10%折扣;今后预订“维珍假期”产品可抵扣25英镑;将来在维珍航班上购买免税商品可抵扣25英镑;赠送5000分航空里程积分。
这分明是一份优惠促销书。如果李先生不再乘坐这家航空公司的飞机,赔偿根本就无从谈起。更难以置信的是,根据上海市消保委空港办公室有关人员的解释,“期货式”赔偿是当前航空客运服务领域的行业惯例。航空消费者即使成功维权,获得的补偿、赔偿也大多建立在再次消费的前提上。碰到航班延误、航班取消、航班超售等情况引起消费争议后,多数航空公司会采取“代金券”、提供免费机票或承诺相关服务等方式补偿或赔偿,很少采取即刻兑现的方式来解决。
充满霸道逻辑的“期货式”赔偿居然成了当前航空客运服务领域的行业惯例,那么,我们要问,这明显损害消费者求偿权、大失公允的潜规则为何能一步一步成为一个行业的惯例?是谁纵容了它的霸道成长?
看来,清理“霸王条款”是一项长期性的任务,为了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合法利益,应该发现一款就叫停一款,像“期货式”赔偿这样的惯例,有关部门应该迅速亮出红牌,将它驱逐!
“在近年国内市场,中国女装要想做大并不是很现实,企业应该更多地考虑怎样去做强。事实来讲,中国女装品...
数码相机让“拍客”以及更为广泛的人群便捷地摄录下了生活点滴,让快乐的瞬间永恒凝固。但与此同时,数码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