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谁能继承“霍英东精神”?

企业报道  2015-09-11 12:46:46 阅读:

  一个商业巨人与世长辞,在霍英东的身后,他辛勤缔造的商业帝国却依然存在,当下其继承人的归属已经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但对于社会而言,还有一笔巨额财富需要继承,那就是“霍英东精神”。

  诚然,37亿美元的身家使其排名今年《福布斯》公布的港澳台地区富豪排行榜第11位,但在另一份统计中,霍先生的“精神成就”义薄云天。

  过去的几十年里霍英东用作慈善的捐款超过150亿元人民币,其中2002年退出澳门旅游娱乐有限公司,并把所持约值60至70亿元的股份全数捐赠予他在澳门成立的基金会,用作建设澳门。那次捐款,不但成为港澳地区的佳话,更创下香港最大笔捐款的纪录。

  就是这样一位慈善捐赠动辄数亿的富商,自己在生活中却极其朴素。据和霍英东相识几十年的曾宪梓回忆,“没看过他穿过什么好料子,最爱吃的食物是玉米。”对此香港企业家陈永琪曾问过霍先生,得到的回答是“节俭有利于健康”。霍英东的长子霍震霆透露父亲每次出差总会视时间长短而带一箱乃至更多的玉米,曾宪梓追问霍先生四处奔波时如何食用这些玉米,他的回答是,简单煮煮就可以吃,如果不能煮,就用开水泡一下吃。在如此朴素节俭的背景下,霍英东对国家和社会屡有大手笔的捐赠义举,更让社会各界人士对其敬重有加。

  最让人动容的是霍英东对祖国和同胞的一颗赤子之心。曾宪梓在悼词中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霍先生的爱国之举,“他不仅做到了爱国,而且做到了坚持爱国。”曾宪梓说,“霍先生在内地的投资很多不是为了赚钱。”在他的带动下,港商大量在内地投资,支持内地的建设与发展。

  早在1997年,“霍英东基金会”就已成立,基金会一直以捐献和非牟利投资形式策划了数以百计的项目,尤其是在推动各地教育、医疗卫生、体育、科技与文化艺术、山区扶贫、干部培训等方面作了难以胜数的工作。就在1984年被确诊患上淋巴癌后,霍先生又一次捐资10亿港币设立霍英东基金会。用他的话来说,“我希望把钱用在国家需要的地方,对海外侨胞发扬爱国精神起一点带头作用。”

更多专题
品牌建造的忌讳

 “在近年国内市场,中国女装要想做大并不是很现实,企业应该更多地考虑怎样去做强。事实来讲,中国女装品...

数码相机低价引来负面效应

数码相机让“拍客”以及更为广泛的人群便捷地摄录下了生活点滴,让快乐的瞬间永恒凝固。但与此同时,数码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