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世纪80年代以来,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等沿海地区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产业基础,拓展航海运输产业,成功地开发了临海型工业经济。进入21世纪,随着电子信息产业革命进程的加快,航空运输这种快速、便捷的运输方式作用日益显现,国内许多空港城市开始将目光投向机场,在其周边地区建设科技型临空经济区。
国际经验表明,一个航空项目发展10年后给当地带来效益,产出比为1∶80,技术转移比为1∶16,就业带动比为1∶12。机场规模越大,对地区经济的贡献也越大。正因如此,国际机场协会将机场比喻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以机场的建设和发展为依托,北京首都机场、上海浦东机场和虹桥机场、广州白云机场在进行建设的同时,周边区域建设也呈现出具有航空港特色的城市功能区,机场航空市场也得到发展。
北京:瞄准国际比拼韩日
北京利用自身的优势地位从2004年就开始策划“首都航空城”项目,并立志要做东北亚的航空枢纽,把目光瞄准了韩国的仁川和日本的东京。
“大通关基地是航空城的一部分,也是航空城最先建设的工程。”首都机场集团旗下航港物流发展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潘力介绍,“其中,保税中心则是大通关基地的核心内容。除此之外,大通关基地还包括航空货运站区、国际快件监管中心、进出口海关监管区等四大功能区。”
据介绍,首都航空城将以机场航空运输产业为核心产业,发展增值型产业、配套服务、政府支持项目和特种项目。产业涵盖航空物流、高附加值工业、会展经济、现代商居、国际教育和总部经济。航空城近期发展规模达到年产值500亿元,远期发展规模达到年产值1000亿元,以占北京1.5%的土地创造北京15%的GDP;达到年税收总额40亿—60亿元;航空城内的就业人口达到20—40万人,居住人口达到30—40万人,成为中国未来的内陆型自由贸易港、21世纪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发展的国际门户。
“索爱目前最大的生产基地就在北京。2004年我们的出口额将达12.1亿美元,在北京口岸排名第一。”北京索爱普天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发运计划部总监英格瓦·弗雷斯汀表示,“大通关基地的保税物流中心将使我们的货物不必到香港中转就能实现出口退税,节约我们的成本和一天的时间。北京空港将成为东南亚物流中心,这与索爱的发展战略是一致的。”据悉,目前已经有20到30家跨国公司与大通关基地签订了进驻协议。
航空城对当地经济的影响还不仅限于物流通关方面,据统计,航空城有30%的收入都是在非航空领域产生的,北京顺义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目前顺义区已形成以航空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等为代表的临空产业群,集聚了松下、空中客车等30家世界500强企业和550余家中外企业。2005年顺义财政收入的70%来自与临空有关的产业,这些产业的税收达到86%。
上海:双肩撑起两大国际机场
“上海是内地惟一拥有两个国际机场的城市。”上海机场集团董事长吴念祖说,上海将以浦东国际机场为主,建设国际航空枢纽,虹桥机场将起辅助作用,建设国际复合枢纽机场。最终在2015年达到客运量1.1亿人次,其中浦东机场达到8000万人次,年处理货物250万吨。
为配合上海两个机场建设空港经济圈,在建设浦东机场项目的同时,12平方公里的航空保税物流园区建设同时启动。上海还在浦东投资建设了86公里长的货运高速公路,作为机场与长三角联系的国际通道。
吴念祖说:“根据规划,上海将坚持以浦东机场为主,充分发挥虹桥机场的作用,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加快两个机场之间地面交通建设,加快浦东机场扩建力度。到2008年浦东机场第二个候机楼建成启用之时,便捷轨道交通将完全贯通浦东、虹桥两个机场。此外,北京到上海的高速铁路、杭州到上海的磁悬浮列车、长三角巴士都将在虹桥机场交汇。”
广州:高附加值产业聚集空港经济
“从白云机场出发两小时内可到达珠三角各主要城市,新机场有专用高速公路和轻轨铁路与广州市交通网络相连,并且西邻京广铁路,北接京珠高速,客流和物流畅通无阻。”广东机场管理集团总裁刘子静介绍,新白云机场投入使用以来,跨国物流公司已纷纷加大在广州的投资。去年,联邦快递亚太转运中心正式落户,UPS、DHL、伯灵顿等大型物流企业也纷纷进驻广州。不仅如此,一批围绕飞机生产辅助和配套产业和高新科技、电子、服务业相继落户新机场周边地区。
高附加值产业的聚集,使得新机场正在形成以机场为中心,6—20公里或在空港交通走廊沿线15分钟车程为半径的范围内形成临空经济带。据悉,位于机场核心区的广州空港国际物流园区和邻港7个发展组团的物流功能区,是目前规划中的空港物流集聚区,将主要发展物流分拨、仓储服务、配送、信息服务、展览展示、加工增值、配套服务等,为航空高附加值货物提供全程物流服务。
依托新白云机场的辐射效应,机场周边地区正在向与空港经济相关的产业集群发展,培育了汽车、皮革皮具、金银珠宝等加工制造支柱产业。事实上,联邦快递亚太运转中心等一大批公司、总部的入驻,带来的不仅仅是该区域的国际物流港地位的大大提升,其今后直接参与当地社会生活、事务运作、社会管理等,都将给该地区的经济、文化、国际化程度带来提升。
据专家预测,未来10年,以新白云机场为核心的空港经济区将是带动广州未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增长极,包括空港物流、高新技术产业、航空产业以及相关服务业在内的产业集群将会有较大发展。
京、沪、穗以及国内一些城市大力发展航空城的现象也受到专家、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今年,一些有关临空经济的专题讨论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吸取国外的建设经验,专家们认为,临空经济的发展不仅要注重差异性,还要注意协调性。每个空港所依托区域的特点不尽相同,临空产业发展应同当地地区经济发展统一规划,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避免陷入“孤岛型”产业的误区。
“在近年国内市场,中国女装要想做大并不是很现实,企业应该更多地考虑怎样去做强。事实来讲,中国女装品...
数码相机让“拍客”以及更为广泛的人群便捷地摄录下了生活点滴,让快乐的瞬间永恒凝固。但与此同时,数码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