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行业是中国加入WTO后受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处于国际竞争的第一线。而我国的汽车业一直比较薄弱,无论是品牌、管理、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都与国外汽车企业存在不小的差距。后WTO时代,国外汽车的大举入侵给我国汽车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与狼共舞”的激烈竞争中,发展汽车自主品牌,建立完善的创新体系,掌握、研究、开发、拓展关键的核心技术是我国汽车工业的当务之急。“十一五”期间,我国将进入汽车社会,这不仅是指全国汽车产销量的总规模将迅猛增长,同时也意味着我国汽车自主研发、自主品牌的时代到来,汽车企业将从依赖国外进口、充当汽车组装商到重视自主研发、创建民族汽车品牌的转变;从通过扩大规模和产量来获取微薄利润的粗放型到依靠自主创新、靠核心技术竞争力来获取丰厚利润的集约型转变。
实现民族汽车品牌的崛起必须将技术创新视为企业主要驱动力,在研发上加大投入,建立完善的创新体系,为创新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曙光汽车集团作为民族汽车工业的代表,20多年的成长就是一部“从制造到创造”的演变史。在车桥及零部件行业、客车行业、乘用车行业一直以自主创新和促进技术进步为先导,在美国成立了车桥及零部件研究所,在匈牙利成立了客车研究所。通过这种整合产业链的创新模式,保持产品良好的科研优势。近日,曙光汽车集团技术中心又正式被批准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其技术创新能力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也进一步提高了曙光汽车集团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近期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6年度中国大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排行榜上,曙光集团位居第138位,成为曙光汽车集团“从制造走向创造”所取得成果的最好证明。
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了品牌的提升,曙光车桥已经成为国内车桥市场的一张顶级王牌。壮大后的曙光集团又重组了有50年历史的国内著名汽车企业——黄海汽车,给这个老品牌注入了新活力。黄海客车在2005年北京迎奥运公交车招标中一举夺魁,获得了被业内人士称为空前绝后的整车1160辆、客车底盘100台的客车市场第一大订单。还先后获得了“2005年中国城市客车最具竞争力企业奖”、“亚洲客车周—BAAV2006年度最佳巴士制造商大奖”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