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振兴实体经济 才是提振楼市的最有效途径

企业报道  2015-09-25 19:42:15 阅读:
核心提示:楼市在历经一年多的调整后出现积极信号:9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8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综合平均从上月下降0.4%转为上涨1.7%,为自2014年9月份以来首次转正,房价上涨逐渐从一线城市蔓延到二线城市,此前曾步入深度调整的杭州、宁波等城市房价开始上涨。

  ■ 黄栀梓 公务员

  楼市在历经一年多的调整后出现积极信号:9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8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综合平均从上月下降0.4%转为上涨1.7%,为自2014年9月份以来首次转正,房价上涨逐渐从一线城市蔓延到二线城市,此前曾步入深度调整的杭州、宁波等城市房价开始上涨。但记者采访房企、机构分析师、金融机构等多方人士却发现,房地产调整亦出现了新的困境,当前楼市剧烈分化:一二线城市在二季度全面回暖;三四线城市仍处在去库存、防止楼市系统性风险的过程中。(9月19日《21世纪经济报道》)

  笔者认为,楼市出现如此剧烈分化主要原因在于:一二线城市就业岗位多且相对稳定,住房刚性需求量大;三四线城市就业岗位较少且不够稳定,住房刚性需求量小。而就业岗位的多少与是否稳定,又取决于城市工商业、现代服务业是否发达与繁荣,这其中最根本的是实体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如果一座城市的工业企业不发达,商业和现代服务业也就繁荣不起来,吸纳就业人口的能力就有限,住房刚性需求量当然也就不高,其楼市振兴的希望又何在呢?靠炒地炒房振兴楼市的老路显然会加剧楼市“泡沫”吹破的风险,如今“土地流拍”已在各地频现,这是否预示着地方政府热衷的“土地财政”正在由“坚挺”变得“脆弱”呢?曾经受到“双限”政策抑制的投资投机性购房者也因市场变化而变得谨慎保守,盛极一时的各地的“炒房团”早已偃旗息鼓、销声匿迹了。

  在当前房价居高不下,普通家庭大都买不起房,人们对楼市持等待观望态度的“僵持状态”下,政府又因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需要稳定楼市,不可能在房地产领域里实施大范围、大幅度的税费让利,只能采取取消限购限贷、降低购房首付和贷款利率、放宽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小范围内适度减免税费,甚至将部分存量商品房纳入安置房处理等一系列预调微调措施的情况下,指望房价大幅度下跌,让普通家庭都能够买得起房的希望显然是很渺茫的。这也说明政府仅靠预调微调政策提振楼市是不可能的。

  那么,提振楼市的希望何在呢?在笔者看来,唯有振兴实体经济才是最有效的救市途径。一些三四线城市要想加快住宅房源库存去化速度、减少库存总量,靠改革户籍制度,提高所谓的“城市化率”来吸纳聚集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到城市购房也并非提振楼市有效途径,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振兴工业、繁荣商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才能拓宽城市就业渠道,真正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城市就业人口增多了、工作稳定了、家庭收入增加了、户籍门槛降低了、社会保障程度提高了,人们的购房能力就会增强,住房刚性需求量也会随之增大,住宅房源去化速度才有可能加快,库存总量才有可能大幅度减少,提振楼市才会大有希望。

  因此,无论是三四线城市要提振仍处于低迷、僵持状态的楼市,还是一二线城市要延续楼市回暖的趋势,都必须在发展实体经济,增加和稳定就业上给力。这就需要将李克强总理一直倡导和强调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向高潮,“双创”企业多了,就业岗位才会多且稳。只有实体经济发展壮大了,才能有力有效地提振楼市,才利于当前经济稳增长,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

更多专题
双总裁制的力耗

“双总裁制”首先需要有非常成熟的职业经理人。从中国目前的状况来看,经理人的职业化程度普遍不高,要找到...

聚焦国企老总问责制

出台问责制度,目的在于对国企领导产生足够的威慑力,促使其努力依法履行责任,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