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文化创新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则处于核心地位。只有通过创新,才能始终保持社会文化的先进性,也才能保证国家经济及社会健康持续发展。
我国的国有企业经过不同阶段、不同主题、不同模式的改革探索,仍存在着众多问题。提到国有企业,人们就会想到陈旧的体制与落后的机制,提到国有企业的改革,很多人会不约而同的想到产权制度的改革。中矿金业用发展实践验证了一个理论:国有企业的发展模式多种多样,实现国有企业的振兴发展并非只有产权制度改革一条路子。
企业作为经济社会的主体,企业文化创新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着与社会文化同样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企业文化理念的创新,中矿金业股份有限公司从一个即将倒闭、负债9亿多元的地方国有企业短时间内发展为年利润达5亿元、亚洲最大黄金生产企业,其改革发展实践便是一个典型例证。
1997年,素有“中国金都”之称的山东省招远市,为进一步整合黄金生产优势,发挥矿业的规模效益,把该市的三大黄金生产龙头企业重组成立山东招远黄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金股份)。然而,这种靠行政手段合并的企业集团不但没有发挥出规模效益,反而连年亏损。至2001年,招金股份已负债高达9.02亿元累计亏损2.54亿元,银行欠贷6.5亿元,欠缴各类社会保险金1320万元,欠职工集资本息1517万元,拖欠基建工程款2.5亿元,金属亏损424.02公斤,4000多名职工和1000多名外用工连续4个月发不出工资……成为严重制约当地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火山口”,随时都有喷发的可能。
为挽救即将崩溃的企业,2001年4月,山东省招远市决定把该市的北截金矿与招金股份实施合并,组建成立中矿金业股份有限公司。短短4年时间,中矿金业股份有限公司不仅发生了“凤凰涅 ”的重生,而且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2004年,中矿金业实现利税5.23亿元,同比增长121.61%;自产黄金15万两,财政贡献达1.85亿元,同比增长23.65%。
中矿金业不仅创造了我国地方国有企业的发展“神话”,也成为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典型案例。
人人都知道管理可以出效益,无论在国有企业还是在集体企业里最终矛盾的主要方面仍集中在管理的精细化,只有...
诚如所言,民营经济发展最大的体制性障碍,就是政府扶持国有经济的内在偏好。国有企业“家猫”的政治身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