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头条新闻>> 正文

第十届中国若羌楼兰文化·红枣节开幕

企业报道  2015-10-14 18:54:11 阅读:
核心提示:2015年10月14日上午,第十届中国若羌楼兰文化·红枣节开幕。在新疆若羌县欢度红枣节的同时,数十名从事红枣种植、保健、研发的专家、学者,在北京分会场为若羌红枣会诊把脉、建言献策。

  ---数名农业专家在北京分会场为若羌建言献策

  2015年10月14日上午,第十届中国若羌楼兰文化·红枣节开幕。在新疆若羌县欢度红枣节的同时,数十名从事红枣种植、保健、研发的专家、学者,在北京分会场为若羌红枣会诊把脉、建言献策。共同探讨新时期若羌红枣发展面临的问题、共商若羌红枣产业化发展大计,做大做强做优若羌红枣产业,不断推动若羌红枣产业迈上新台阶。近百名关注若羌红枣发展的国家有关部委、知名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和企事业代表参加论坛。

领导发言图片

  此次论坛由中共若羌县委、县政府主办,中国农业大学农业规划科学研究所协办。中共若羌县委副书记、邢台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指挥长张学峰,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曹建康,中国枣网专家委员会委员张铁强,国家林业局枣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徐怀德,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石聚斌,中国农业大学农业规划科学研究所王柟,等农林专家先后进行了主题发言。

  论坛会上,中共若羌县委副书记张学峰,系统全面而又饱含深情地介绍了若羌红枣产业的现状。充分介绍若羌县在“一路一带”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建立新疆重要的果品交易集散地、打造中国最大的红枣交割市场、建立最权威的红枣质量检测机构,把若羌县打造成红枣行业的“风向标”和全国最有“话语权”的地方,打造中国红枣行业“巨无霸”的发展思路。

  与会专家们从各自专业角度结合若羌县红枣产业发展趋势,发表了精彩纷呈的主题演讲,博得台下与会者阵阵热烈掌声。为若羌发展红枣产业链,传授新产品、新技术,进一步谋划红枣产业的新思路,研究提升红枣产业化经营水平,为推进若羌红枣产业发展水平献计献策,为若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领导上台讲话

  “若羌独特的地域气候造就了若羌红枣在全国独树一帜。若羌应该加快建设红枣产业的深加工项目,增加存储和冷藏产业链,扩大红枣产业市场。”国家林业局枣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徐怀德说。

  全国最大的枣类产品公司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石聚斌说:“若羌红枣是好想你枣业中品质最高的,但是仅有国家地理保护标志不够,应该在国家工商局注册‘若羌品牌’成为双保险。才能保证品质和品牌,同时也应该增加销售市场中的打假力度”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曹建康认为 :“ 若羌红枣多以干枣是市场中,建议增加鲜枣加工和储存,并建立冷藏和物流市场”。

  中国枣网专家委员会委员张铁强:“若羌红枣应继续宣传出去,多引进新产品,高效栽培并加强包装。增加无公害种植,有机种植,才能让人放心。

发布会现场

  据了解,若羌县位于新疆东南部,行政面积20.23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县。若羌古称楼兰,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古丝绸之路中道、南道必经之地,也是现代“一带一路”上的重要节点。若羌属暖温带大陆性荒漠干旱气候,年日照时数3103.2小时,得天独厚的地域环境和昼夜悬殊的温差,造就了若羌红枣皮薄核小,果肉肉质肥厚的上乘品质。总糖≥72%,可食率≥90%以上,含有18种人体所需氨基酸成份,具有保健、延年益寿等诸多功效,被誉为“枣中极品”、“长寿之果”,深受广大中外客商的青睐。习近平总书记在品尝过若羌红枣后曾称赞道“若羌枣·味道好”。仅去年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开展的农产品展销活动上,若羌红枣就取得了10项金奖、4项银奖,再次荣获“中国红枣之乡”的称号。目前,全县红枣种植面积已达22.8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26500元,连续六年位居西部十二省区市首位。(通讯员:栗杰)

更多专题
从“细节主义”迎接精细化管理时代

人人都知道管理可以出效益,无论在国有企业还是在集体企业里最终矛盾的主要方面仍集中在管理的精细化,只有...

是什么妨碍了民营经济的发展

诚如所言,民营经济发展最大的体制性障碍,就是政府扶持国有经济的内在偏好。国有企业“家猫”的政治身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