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吴奉天
在“十一”黄金周,阆中接待游客152.2万人次,首次单日突破20万人次,游客接待量达到最大承载值。据省旅游局发布的景区人气榜显示,国庆长假前3天, 阆中古城的人气指数位居全省A级景区前三位。
从“城市推介”到“精准营销”,从“互联网+”到“旅游+”,近年阆中旅游持续火爆。2014年阆中古城接待游客突破至62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4.1亿元,旅游总收入占阆中生产总值的32.1%,这一数据表明,阆中旅游产业已然成为该市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旅游驱动 带动阆中产业全面发展
“十一”黄金周期间,阆中近400家宾馆、客栈天天爆满,共接待过夜游客约16万人次, 住宿收入超过5000万元。黄金周期间,阆中共接待游客152.2万人次,同比增长13%;旅游综合收入5.41亿元, 同比增长14%平均每天20万余人次游阆中,日均“抛金”约8000万元。
“判定一个地方的支柱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生产发展速度较快,对整个经济起引导和推动作用的先导性产业。”阆中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宋海泉告诉记者,阆中旅游产业有大规模产出, 在阆中市生产总值中占较大比重;市场扩张能力强,发展快于其他行业;产业关联度高等。
“2014年,阆中古城接待游客突破至620万人次,同比增长21%,实现旅游总收入54.1亿元,同比增长22.4%,旅游总收入占阆中市生产总值的32.1%; 今上半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90万人次, 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7亿元,分别同比增加27%、23%。”宋海泉表示,阆中旅游产业的壮大发展,带动了该市工业、农业和相关服务业等的发展,同时也是富民产业,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阆中的旅游商铺随处可见,旅游特色产品琳琅满目。如今在阆中直接从事旅游行业的多达8.3万人,间接旅游从业人员多达15.6万人。
观念蜕变 从“互联网+”到“旅游+”
“阆中的景区已形成一定规模,旅游成为常态, 各行各业主动+旅游的环境也随之形成。”宋海泉表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旅游对人群的集聚功能将进一步爆发。由此而产生的巨大消费市场已经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热点。因此,该市提出了“旅游+”的概念。
“‘旅游+’背景下的旅游无边界论,为业界提供了更广阔的思维和产业延伸空间。未来,蓬勃发展的‘旅游+’将成为促进社会变革、模式转型,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主导力量。”宋海泉解释说,“旅游+”的出发点在旅游,但落脚点不只是旅游,而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产业和领域。既分发挥旅游业的拉动力、融合能力,及催化、集成作用,也为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提供平台,插上“旅游+”的翅膀,形成新业态,提升其发展水平和综合价值。
据介绍,阆中在“旅游+”方面做了有益尝试, 融合产业, 实现双赢。“旅游+”、“旅游+园林”、“旅游+规划建设”、“旅游+项目”、“旅游+城市”……,凡是与旅游相关的意识形态都可以做加法,这无疑为阆中支柱产业做强做大创造了条件,也推动了其他产业的转型升级。
抱团发展 “旅游+”将对接周边城市
目前,阆中正通过“旅游+”延伸产业空间,促进转型升级,驱动“旅游+”新引擎,实现旅游与其他业态的融合,创造新价值,促进新发展。在此过程中,“旅游+”也有效地拓展旅游自身发展空间,推进旅游转型升级。
“让游客住下来是度假旅游的核心,但每到旅游黄金周蜂拥而至的大量游客却让阆中接待能力有些招架不住, 这也为周边城市带来了商机。”宋海泉告诉记者,阆中“旅游+周边城市”抱团发展的模式正在形成,阆中“十三五”经济规划将对接周边的苍溪和南部, 未来将与这两个地方形成共谋发展的城市群。阆中将把滨江路修到苍溪界, 广元所有的旅游远程线路都会有阆中景区,同时阆中也将加入剑门关、昭化古城等广元景区。
与此同时,阆中还引进了旅游销售的专业人才,组建了“阆中旅游全国销售中心”,分管四川、重庆、陕西、华南、华东、境外六大区域,专职从事阆中旅游线路产品设计、渠道建设、市场拓展、团队组织、客源地活动策划实施等工作,目前该中心各项工作已全面步入正轨,高效运转。
“旅游+项目” 年内计划投资近20亿
“我们始终把项目工作作为促进旅游上档升级、 提质增效的有效载体和核心抓手。”阆中市政府副市长赵爱华告诉记者, 该市结合阆中古城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工作,启动了游客集散中心、道台衙门复建、《又见阆中》演艺节目等17个旅游重点项目,年内计划总投资近20亿元,占该市重点项目总投资31.5%。
据了解,在旅游项目的推进上,该市将旅游重点项目纳入目标考核, 坚持跟踪督查、现场督办;坚持规划龙头,“一张蓝图绘到底”, 确保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出精品、创佳绩; 对每一个旅游项目都实行现场指导、方案评审、规委会审定三级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按市委规委会审定标准规范操作,保证旅游项目的品位和质量。
记者在阆中采访时看到,道台衙门复建、游客集散中心、锦衣巷丝绸文化大院、钱币博物馆等项目主体建筑全面建成。构溪河国家湿地建设项目已完成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前期工作。大型室内演展节目《又见阆中》已完成演艺场地装饰及舞台设计方案等, 力争2016年初与观众见面。
不是产品去满足用户的需求,而是用户要去满足产品的需求。这样的怪事在中国软件行业早已司空见惯。
犹如旧中国工业荒原上萌动的第一枝新芽,在随后极短的时间里,在它的周围,一个又一个春天的音符在迅速地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