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祝建军 何云 屈永志 刘君
在川庆物探塔里木柯坪二维地震勘探工地上,有一位钻井女机长名叫刘长芬,这天18:16分,记者一行到达刘长芬所在的机组采访。
◎刘长芬(左)与钻工丈夫一起检修钻井设备 屈永志 摄
年过半百的刘长芬,在四川夹江老家时曾担任过村妇女主任,还被评为当地的种植养殖能手,受到地方政府的表彰。丈夫陈和树是先到勘探队打工的。丈夫为人老实,技术过硬但不善言表和管理。为支持丈夫的工作,她从2007年开始,每年出工时主动为机场组织入疆人员。她组织的人员比丈夫的多,自然就当上了丈夫所在机组的机长。这些年,她带领机组征战南疆多个高难勘探工区,每年都是项目上打井较多的机组之一,多次得到项目上的嘉奖。
今年柯坪项目启动,刘长芬的机组先是上了6台钻机。她组织带领43名机组人员,4月28号上的工地,先上03线的5515-4885井段,到6月13号搬到02线时,打了325口井,项目领导说这是炮井打得较多的机组之一。之后在02线直到9月2号,组织4台钻机,完成了320口井,钻井数量也是遥遥领先。9月3号搬迁到01线,上4台钻机,从5518—4870井段,要完成218口井,是这条线最难打的井位段之一。她说南疆打井那么困难的东秋、西秋、土孜洛克都过来了,这点困难不算什么,一定会把承担的井位都打出来的。出工几个月来,皮肤被大西北强烈紫外线晒得发红的刘长芬,话语中充满着自信。
记者到达刘长芬机组时,他们刚从02线横跨工区第二座山的喀拉塔格山上那边搬过来。几十名机组人员住的帐篷已经在离冲沟约百米远地势较高的戈壁滩上搭建好了,厨房开始生火做饭。锅里的水已经烧开了,是准备蒸米饭的,一个女炊事员在切洗好的长条子(俗称二荆条)海椒。机长刘长芬张罗着安装电台,以便机组在工地上的工作联系。刚过来的机组施工人员有的在搬运摆放钻机,有的在平整帐篷外沟坎。刘长芬的丈夫陈和树是一名老钻工了,在冲沟对面山上的上钻井位点检测保养钻机。刚从测线上搬过来,每一样机器都要仔细检查一下,才能保证钻机正常运转。
离开刘长芬机组已经是北京时间20:00,朦胧夜色中,戈壁沙滩掠窗而过。这晚回到驻地已是深夜,歇息下来浑身酸痛。人很疲倦但全无睡意,工地上施工人员忙碌的身影,荒郊野外作业员工栖身的顶顶帐篷,还不时在眼前浮现……
延伸阅读:柯坪二维地震勘探项目工区山体区占66.4%,戈壁区占14.6%,盐碱、浮土区占19.0%。海拔均在2000米以上,中部呈窄条带状分布高陡岩层出露山体,起伏剧烈,局部最大高差可达800米以上。西南部及南部地表多为盐碱浮土区,其余地段为戈壁砾石区和和河滩砾石区。编号为01、02、03的3条施工测线,其中03和02线横跨喀叶克尔克套山(东西长210公里)、喀拉塔格山(东西长140公里)、肖尔库勒山(东西长100公里)3座山,01线横跨肖尔库勒山,3座大山为地震勘探作业各工序施工及交通运输带来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
不是产品去满足用户的需求,而是用户要去满足产品的需求。这样的怪事在中国软件行业早已司空见惯。
犹如旧中国工业荒原上萌动的第一枝新芽,在随后极短的时间里,在它的周围,一个又一个春天的音符在迅速地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