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切实践行“三严三实”,减轻基层“迎考迎检”的负担,让基层单位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来抓安全、抓落实,从8月5日起,皖北煤电集团钱营孜矿利用25天的时间,对全矿23家单位、16个党支部涉及的安全管理、党建工作、企业文化、精细化管理、班组建设、员工培训六类工作中的考核标准、表单记录、台账资料进行了“删繁就简”。
找准“瘦身”关键点
删繁就简,化整为零。针对以前的考核项目存在一定考核标准过多、负担过重、体态臃肿的现象,该矿遵循统筹性、针对性、重点性和简洁性相结合的原则,对六类工作的考核项目,进行全面梳理,通过“删、改、合、留”等环节,按照自查自删、征集意见、组织讨论、持续优化的“两上两下”的形式,广泛征求基层单位意见,确定哪些考核标准有用、哪些可以取消、哪些可以合并?建立删繁就简工作方案,对那些考核表单、台账资料可以取消而又不影响工作质量,坚决取消;对部分考核项目多头考核、重复考核的,一律合并;对既要保留,又存在一定的复杂的考核项目,将持续优化,彻底消除各模块之间壁垒,杜绝了多头管理、交叉管理的现象。
通过“两上两下”交流,从六类工作中累计征集建议1000余条,重整25个,删除67个,合并18个,保留60个,平均“瘦身”率达到39.4%,使企业决策、流程、文化等管理系统更加清晰化、简单化。
制订“瘦身”新方案
删繁就简,方法为上。考核上没有实实在在的“干货”,工作作风不够严、细、实、快,工作效率低下、基层负担等问题就不能得到实质性解决。为确保“瘦身”工作得到“根治”,该矿分别抽调10名专业人员,以半脱产形式,集中对考核细则进行梳理,按照“取消、保留、合并、重整”四部分,对所有考核细则进行了分类修改,对基层提出的建议,没有采纳的要明确予以解释,推进删繁就简工作标准化、信息化、透明化。并每周召开一次由各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删繁就简兑现会,对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了解通报、商榷,寻找“瘦身”的最佳秘方。
围绕基层提出的千条建议,矿制订考核新标准,尤其对基层呼吁较大的基础资料建立、岗位表格填写等工作,该矿进行全力“削减”,直接将减负的“福利”垂直惠及到岗位员工,明确检查评比一律采取“一人带队、一起汇报、一个标准、一次完成”的形式,做到轻车简从。同时,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本着简易节俭的原则,对建立电子版的基础资料,不再要求建立纸质资料,切实将考核搬到“网上”,改变以往花费大量时间和人力去“造”资料、“造”图片的形式主义。
打好“瘦身”组合拳
删繁就简,简约为美。考核项目大幅度“瘦身”,其使管理效力会缩水吗?
“以前的考核项目是‘1+1’到‘1+N’,现在是形成一个标准,一个考核体系,除掉多余的色彩,模块之间融合度进一步增强,彻底解决多头、重复检查考核的问题。职能省心,基层省力,一举多得。”面对新的考核标准该矿基层单位一名支部书记说。
此次“瘦身”行动,是该矿实施管理创新、推进“简政放权”工作的一项具体措施。为确保删减、优化的新的考核标准得到有效推进,该矿没有把这次删繁就简作为最终的标准和工作的终点,本着不断优化、不断创新的原则,对新的考核标准进行“试运行”,一旦发现某个考核环境效果不好,将持续删减优化,并要求参与考核的部门,定期形成调研报告,进行分析评价。
同时,构建删繁就简长效机制,规定凡出台基层检查评比方案之前,决不能坐在办公室里想当然,一定要问计基层,职能部室不得随意扩大检查考核指标范围,在保证考核质量的前提下,缩短考核时间,严格控制检查考核活动的数量和频率,坚决实行一次性的“打包”考核,避免一项工作一层一层、一级一级多次考核,打好“瘦身”组合拳,切实为基层减负,为管理助力。
(张启红)
不是产品去满足用户的需求,而是用户要去满足产品的需求。这样的怪事在中国软件行业早已司空见惯。
犹如旧中国工业荒原上萌动的第一枝新芽,在随后极短的时间里,在它的周围,一个又一个春天的音符在迅速地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