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也不会想到,曾被视为民营石油业领军人物的商会会长龚家龙因“涉嫌经济犯罪”,12月21日被湖北省公安机关控制。
龚本人不仅是天发集团董事长,还身兼号称“民营石油航母”的长联石油控股公司董事局主席以及全国工商联石油商会会长。
虽然龚家龙涉嫌经济犯罪的具体情况尚未公布,但有一种分析认为,很可能与天发集团侵占旗下上市公司的资金有关。这个理由看起来应该成立。因为证监会今年多次强调年底是清欠大限,否则将立案稽查,决定对尚未完成清欠的上市公司采取立案稽查、查清主要责任人、督促落实最终清欠方案等三项措施。
但让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在资本市场中“长袖善舞”的龚家龙,十几年间通过各种手段拥有“天颐科技”、“天发石油”两个上市公司及几十家企业,高峰时号称拥有总资产60多亿元。为何从2004年开始,天发危机显现,出现资金链断裂呢?公开信息显示,截至今年5月,龚家龙所掌控的天发集团共欠9家银行多达29亿元贷款未还。普华永道完成的报告则表明,天发集团资不抵债已超过10亿元。
龚家龙欠银行29亿元。之所以说是龚家龙欠银行,是因为一直以来当地国资委都认为天发是民营企业。政府和企业到底是什么关系?作为荆州的利税大户,“国家没投一分钱”,龚家龙曾对媒体表示“现在天发还养活了将近1万职工,承担了国企22亿元的历史债务”。实践证明,资源性企业和政府的关联度比较紧密,对资源的利用度越高的企业和政府的关联度越高。龚家龙所涉的石油业无疑又拉近了政府和企业的距离。
但荆州市委组织部却认为天发是国有企业。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从1997年开始,荆州市政府国企改革先后将一大批国有大中型企业划拨或者转卖给天发集团。天发集团因此兼并了10个国企、4个造纸公司,禀承政府指令的收购与兼并使之不堪重负。半推半就所收购的国企拖累了天发集团。在被荆州市政府强行收回天颐科技之前,天发集团拥有总资产69亿元,正常的流动资金每年不少于20个亿,负债率在51%—52%之间。2004年以前没有欠过银行一笔利息。也许只是时间的巧合,但确实从2004年开始,天发的资金开始吃紧。
虽然现在还无法确定龚家龙到底是不是受拖欠资金之累,但有一点值得我们思索:如果说龚家龙欠银行的,那么谁欠企业的?政府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应该起什么样的作用?如果是“拉郎配”,靠行政手段划拨显然是不可取的,因为经济社会对资源的高利用率要靠市场来调节。前不久,我们刚刚走过加入WTO五年的缓冲期,日益完善的市场竞争机制对政府的定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政府亲自“下场踢球”更是深恶痛绝。地方政府为了一些企业的生存,想方设法是应该的,但不该去累及其他企业。作为企业来讲,要对市场经济法则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并对一些地方政府的不合理做法要敢于说不,拿出应对的办法,而不是一味地服从或屈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