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头条新闻>> 正文

企业节能重在领导才能

企业报道  2015-11-06 07:41:16 阅读:

  在1972年出版的《增长的极限》一书为资源能源高消耗的经济增长模式敲响警钟,在我国,由于人均能源储量少,而经济特别是钢铁、建材、石化等高耗能产业发展快,同时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政府、企业和社会高度重视节能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作为潜力最大的工业企业节能仍存在不少问题。企业节能专业性强,技术复杂,信息不足,决策障碍较多,并与政府法规、能源价格、员工素质等密切相关,涉及企业管理全过程,客观上要求企业领导者特别是主要领导者充分关注和直接组织。但是,以往国内外节能研究主要关注政府节能政策、技术进步、节能管理等因素,很少从节能活动最重要的决策主体——企业领导者及其价值观的角度进行分析。

  价值观是一种外显的或内隐的,有关什么是“值得的”的看法,领导者价值观是人们在管理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无形的、通过制度支撑的、稳定的关于管理行为、活动的信念系统。领导者价值观与管理行为关系密切,对企业管理决策具有重要影响。领导者价值观包含很多维度,笔者认为,与企业节能最为直接相关的是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经济责任-社会责任两个维度。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是价值观内涵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学者讨论也最为深入。Hofstede认为,对组织领导方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个人—集体主义导向。个人主义倾向于联结松散的社会结构,只关心自我;集体主义则与之相反,倾向于联结紧密的社会结构,个人可以通过在集体中的相互帮助,例如家族、企业和同一个团体中的其他成员来关照自己,并对他人抱有发自内心的忠诚。

  经济行为与社会责任的平衡,是企业领导者在节能工作中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在缺乏有效的政策法规激励和约束时,企业领导者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对节能绩效的影响更为重要。

  领导者价值观与节能绩效的关系

  个人主义的领导者重视市场交易规则,主要关心任内之事,较少考虑长远发展,同时思平求稳,尽力回避风险。节能工作涉及技术、设备、管理、信息、文化诸方面,需要全员参与,实施全过程管理,对决策者和主管人员要求高,风险较大,而且有些项目短期难以收回投资取得效益。个人主义领导者更多地关注自身前途和声誉,节能投资动力弱,结果将是企业节能措施少,节能绩效差;集体主义领导者不仅仅考虑个人前途和声誉,而是以企业和国家可持续发展为己任,乐于承担节能的技术和投资风险,积极主动地组织节能管理,不断实施节能新技术,从而实现企业节能绩效的持续提高。

  经济责任导向的领导者是“理性人”,认为企业是经济组织,自己的职责是利润最大化,不应强调承担社会责任;降低能耗、保护环境、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政府的事情,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解决就业和依法纳税,因而这些领导者对节能重视程度不高。持有社会责任价值观的领导者认为,“企业的目的必须在企业本身之外。事实上,企业的目的必须在社会之中,因为工商企业是社会的一种器官 ”(彼得.F.德鲁克,1987)。社会责任导向的领导者愿意在保障和增加整个社会的福利方面承担责任,重视节约能源,重视环境保护,有利于节能绩效的提高。

  领导者价值观对节能行为的影响

  价值观影响行为,领导者的价值观直接影响其领导行为、管理决策,从而对企业经营管理产生重要影响。基于价值观的领导理论认为,领导者通过实施其领导行为提高领导的有效性。持有个人主义价值观的领导者行动上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前提,而集体主义的领导者则从企业长远发展角度出发,不仅重视企业量上的扩张,更重视企业质上的发展,切实认识到节能管理对企业长远发展的意义,从思想上重视,从行动上支持节能工作。

  节能不仅仅关乎企业经济效益,更有利于全社会可持续发展。持有社会责任价值观的领导者重视地区和国家可持续发展,从宣传教育、分解责任、资金保障、考核奖惩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组织开展节能工作。

  为进一步详细研究领导者价值观与企业节能绩效关系,笔者选择了炼油行业和钢铁行业作为调查对象。炼油和钢铁行业是高耗能行业,节能潜力大,能源节约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降低能源供应压力、减少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促进国家和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根据普查原则,笔者调查了炼油行业全部59家炼油企业和35家重要钢铁企业领导者的价值观,最后采用50家炼油企业、22家钢铁企业共72家企业的数据作为计算依据。以此为样本,采用路径分析法验证了领导者价值观通过企业节能行为影响企业节能绩效的作用机制。节能绩效数据来自权威机构,即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003-2005年的节能年度报表。

  调查分析结果1:经济责任与企业节能绩效正相关,社会责任与节能绩效负相关。

  对此,可能的解释有三点:

  第一,社会责任的概念提出时间不长,在我国仅有几年,其推广普及还需要一个过程。

  经济责任是目前我国企业节能行为的主要动力,这是由企业经营状况所决定的,符合实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部门不断适应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国际贸易扩大的需求,一直保持快速发展,但同时大部分企业面临着国内外同行愈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加之国家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要求企业以经济效益为本,追求利润最大化,提高市场竞争力。对于钢铁、炼油等高能耗企业而言,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措施之一,就是通过节能降低成本。济南钢铁集团、抚顺石化公司等企业的节能实践证明了这一点。

  第二,研究表明,节能行为具有正外部性。目前我国企业节能的主要动力是提高经济效益,但节约能源的结果,是减少了不可再生的能源资源消耗,降低了国家能源安全风险,减少了能源生产、运输、转换和消费过程中的污染,减排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促进了地区、国家和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可以说,节能本身就增加了社会福利,承担了社会责任。

  第三,企业节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渐进过程。在开始时的 “扫浮财阶段”,节能机会多,投资回报很高,甚至不需要投资,仅仅依靠加强管理即可取得明显的节能效果,而随着节能潜力的不断挖掘,对一个特定企业而言,节能技术越来越复杂,节能投资回报率越来越低,经济责任所能提供的节能动力越来越低,节能措施能否实现将更加取决于企业领导者的道德意识和价值观,社会责任价值观对节能降耗行为将产生积极的正向影响。

  调查分析结果2:个人主义与节能行为负相关,集体主义与节能行为正相关。

  该结论与经济责任与节能行为正相关的结论并不相悖。首先,本研究是以企业为集体,而不是以整个社会为集体。因此,持有集体主义价值观的领导者从企业长远发展出发,就会更加深刻地认识节能对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领导者的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紧密相关,企业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领导者的收入、声誉等个人利益。目前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对下属企业的领导者及所在企业的KPI考核中已经包含节能指标,与企业领导者及员工薪酬挂钩。因此,持有集体主义价值观的领导者无论从个人角度还是从企业角度出发,都会重视节能管理工作。

  领导者价值观通过节能行为影响节能绩效,节能行为起完全中介变量的作用。领导者价值观决定领导者行为和企业管理决策,从而对企业经营绩效产生影响。持有集体主义价值观、经济责任价值观的领导者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对节能工作会更加重视,而领导者的重视必然会强化全员节能意识,并导致节能管理制度的完善、节能投资的加大、节能技术的推广和节能考核奖惩的落实,从而强化企业节能行为,不断提高企业节能绩效。

更多专题
印尼政府公布第三波经济振兴方案

印尼政府继本年9月9日及9月29日分别宣告实施第一、二波之经济政策方案后,续于昨(7)日再公布第三波经济振兴...

让城市转型步伐加速度

我国许多大城市都在面临转型的压力,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城市制造成本上升,制造业空心化的现象,而总部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