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来一根进口刀条1100多元,一个刀盘装34根刀条,总价值39000多元。现在采用国产化替代一根刀条仅需800多元,一盘刀就可节约11000多元,而且使用性能无异。目前,四台三轴干切铣齿设备全部实现了刀具国产替代。这是在东风德纳车桥十堰工厂齿轮车间生产现场,该公司制造工程部齿轮研究所主任工程师马河亿给笔者算的一笔账。
在齿轮车间生产现场,共有8台从美国引进的格里森600HC数控铣齿设备,其中有4台用于三轴干切切齿加工,年加工能力4万套。刚引进来时,这些设备需全部采用美国进口刀具,一盘刀条总价值在39000多元。由于刀具费用高,该厂提出刀具国产化的改善方向,经与一国内刀具厂家共同多次试验、改进,无论是加工性能,还是使用寿命均非常接近进口刀具。最终达成了“完全替代进口刀具”的改善目标。
据了解,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十堰工厂在刀具降成本方面,一个是刀具的国产化,一个是刀具优化。刀具国产化,就是把进口刀片、钻头换成性价比比较高的国产刀片和钻头。刀具的优化就是把原来加工一序和几序的几种刀具,合并成一种刀具。1-6月份,工装成本指标比去年同期降低3%。
今年以来,该厂在推进贵重刀具国产化改代的同时,还积极寻找降本增效改善空间,扎实推进降低燃料动能费用、生产线作业改善、厂区物流等多项改善课题,预计全年可降低生产变动成本近500万元。
(唐胡坤)
印尼政府继本年9月9日及9月29日分别宣告实施第一、二波之经济政策方案后,续于昨(7)日再公布第三波经济振兴...
我国许多大城市都在面临转型的压力,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城市制造成本上升,制造业空心化的现象,而总部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