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是一门结合商业经济、科学分析及艺术处理的综合学科,从一开始作设计到升任美术指导直至创意指导,我一直都身处西方营销理念导向的环境中。而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与众多广告人一样曾下过苦功,也曾有过盲目的尝试,但仍坚持不断地学习与实践,并目睹了广告创意的研发、构思、策划、制作、投放及效果测试,真正领悟到了广告创意并不是消费者想象的那么单纯与表面化,它的的确确是一门非常精深的专业。相信这些对我影响至深的西方广告营销学问、理论与技术也曾同样或多或少地影响过中国内地的广告从业人员。尤其是经济改革后广告行业突飞猛进的这20几年,由于大量的外来品牌与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再加上西方营销人员的经验传播以及4A广告公司在内地市场的实地运营操作,同时间成长起来的几代新广告人确实接受了相当多的西方广告营销理念教育与熏陶。
但在中国内地这个独特的市场,如今却越来越需要具有本土特色的市场营销方法。市场营销与广告设计本来就密不可分,而且每一天都必须向消费者提供丰富的经济资讯。与此同时,特色化的媒介渠道也是一日千里地往高科技方向发展。就是在这样独特的发展形势下,国家于1995年订立颁布了《广告法》,以便中国的广告行业在特色经济的背景下有序发展和规范管理。但广告管理除了包括公司的机构、营销、人力资源等诸多管理以外,最重要的还是如何制作更优秀、更有创意、更高品质、更符合国情、更符合消费者、更有助于经济发展、更有助于社会利益的广告创意。其实这就是如何用中国本土的方法来解决中国的营销问题,并提供给今天要求至高的消费群体。
从广告理论来说,我们大可不必一成不变地借鉴外来的西方概念,完全可用自己的独特方法来做中国市场的广告策略及创意执行,以此来解决本土的营销问题。譬如,我曾引用中文创意的“意”与其谐音并按顺序从“依”、“一”、“异”、“艺”、“易”、“意”、“宜”、“怡”、“议”、“忆”、“移”、“益”来阐述做好广告的理论,具体来说就是如何创造有事实“依”据的广告、创造诉求单“一”的广告、创造有“异”于别人的广告、创造具有“艺”术性的广告、创造简“易”明白的广告、创造含有“意”境的广告、创造适合时“宜”的广告、创造“怡”心又“怡”神的广告、创造让受众茶余饭后津津乐“议”的广告、创造给人留下深刻记“忆”的广告、创造让所有受众随时随地都把注意力转“移”到同一主题上来的广告、创造叫好又叫座的广告、创造打动消费者并使其成为最终顾客的高效“益”广告。
这看似复杂的一系列要点其实就是一个从战略、管理、品牌、创意到整体营销的完整环节。这些理论纯粹是中国的文化与中国的方法,就凭与“意”字相关的12个谐音字,就取代了西方的ROI理论(相关性RELEVANCE、原创性OGINALITY、震撼性IMPACT),甚至取代了AIDMA理论(吸引力ATTRACTION、趣味性INTEREST、产生欲望DESIRE、深刻印象MEMORABLE、行动ACTION)。
《有法无天》这本书正是中国营销广告界多位资深领军人物的心得结晶,涵盖了中国营销战略、广告营销管理、品牌在中国本土的营销案例、中国特色的营销突破等广泛论题。希望本书的文章与互动讨论中的金玉良言,可以激发国内同行在广告营销、创意研发过程中的一些本土创新意识,让我们用独特的中国方法来解决中国独特的市场问题。
印尼政府继本年9月9日及9月29日分别宣告实施第一、二波之经济政策方案后,续于昨(7)日再公布第三波经济振兴...
我国许多大城市都在面临转型的压力,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城市制造成本上升,制造业空心化的现象,而总部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