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敢于发现自己的优势和竞争对手的劣势,机会才会出现
其实,谁都有软肋。谁都在不自觉中保护自己的软肋。企业也如此。单是每年都冒出的成长性很好的企业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近年,红透业内的人物中就有经营连锁中档酒店并上市美国纳斯达克的如家酒店创始人,就在人人看不上眼的传统行业中,他开拓出了一个广阔的市场。
中国企业家是在一片学习西方企业经验的浪潮声中开始走国际化道路的。要说在学习阶段是无法做到挑剔榜样的短处的,可是,世界上的事情往往存在着悖论———越是老大越是有致命的缺点。就看你的眼睛是不是明净的、独到的、反叛的。知名企业往往占据着行业市场的半壁江山甚至是更多的江山,你不想抢他的江山他是不会主动让给你一点的。如果你敢于扎他的软肋,反而往往可以得到自己的发展空间。
如家抢来的是什么?据说,在考察了中国大部分城市的五星级酒店后,他们把“美国管理细节”上的软肋找到了,并狠狠地扎了一下———你大我小,你价格高、我价格便宜,你豪华、我温馨,你慢节奏、我快节奏,你大西餐、我小咖啡馆。但是我就依傍在你的身边。如家在北京的第一批会员在告诉来访者时往往都会强调:“我住在昆仑饭店边上。”言外之意就是我住的饭店档次不低于五星级。美国具有70年管理历史的万豪酒店中国区老总谈到此话题时说:他们抢走了我们很多潜在的客户。这是一个信号。
由此看来,能够看到对手的不是来自于技术本身,而是靠眼光、勇气等因素。能够突破畏惧强者的心理障碍的企业是智慧的,也是有发展潜力的。
联想就是这样想的。“敢于向IBM要市场吗?他们技术是有破绽的。”柳传志当时并没有把这种思想公布于众,但今天,他坦诚地说:就因为他们长期以来表现出的老大的姿态和威信,使得惯性思维者不敢于想他们的技术是否有缺陷,他们的价格是否有降下来的空间,我们能不能做这个挑战者?你犹豫的时间越长其产品的缺陷就越来越大。可是,我们的消费者还不得不为此买单。
中国无锡新中大集团董事长曹参在挑战微软时,就是以科学的精神向全世界表态说:在美国10年,我就是敢于发现微软的软件是有瑕疵的、是可以在技术上挑战的。这是对世界人民的一个责任,也是对科学精神实质的遵循。正是这种技术上的自信,他来到中国用8年时间完成了技术挑战,赢得了微软公司的尊敬。从此,中国的国产软件走向了国际市场,填补了行业内的空白。
就在2007年初,刚刚完成全球路演的中国迈瑞医疗董事长许航也强调:如果不把二流跨国公司赶出去,中国的医疗设备价格是降不下来的,吃亏的永远是老百姓。正是由于迈瑞的崛起,中国市场上国际品牌医疗器械的价格下降了50%。而这个努力迈瑞公司从1992年就开始了。
当然,不要忘记一句老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印尼政府继本年9月9日及9月29日分别宣告实施第一、二波之经济政策方案后,续于昨(7)日再公布第三波经济振兴...
我国许多大城市都在面临转型的压力,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城市制造成本上升,制造业空心化的现象,而总部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