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艳庆
●赤峰圣伦绒毛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海
初冬,内蒙古赤峰圣伦绒毛制品有限公司院内机器声隆隆响,人流不断,一片繁忙的景象,为这个寒冷的自然和经济冬天增加了一丝丝温暖。在记者几次邀约之下,终于见到了该公司董事长陈海,并采访了他。他的随和、儒雅给了记者第一印象。
他说,做任何事,目标要明确,要坚持。坚持不一定成功,但不坚持,一定不会成功。创业的路上不尽是艳阳天,也有雾霾和阴雨天,从几百万做到上亿的资产,都是一步步走出来的,没有投机经营,都是血汗呢。最初,我在赤峰外贸系统工作,一直从事羊绒行业,公司转制以后,与别人合伙成立羊绒制品公司。2006年,出来自己单干,300万起步,成立了赤峰圣伦绒毛制品有限公司,在赤峰市红山区铁南街建立厂房。2013年“退城进园”建设新厂,2015年5月由老厂(红山区铁南街)整体搬迁至赤峰红山经济开发区纺织产业园,总占地面积70亩,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年设计生产加工原绒300吨,加工羊绒衫50万件,其他羊绒制品15万件。新厂区的投入使用,为公司的大发展搭建了更大的平台。
他说,危机就是商机,要客观看待市场,关键时刻,才能显示出一个企业的实力、企业的经营能力,因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平时我们就一直抓管理、做基础,基础坚实了,再大的风浪也能抗得住。公司注重新产品的技术研发和技术改造,先后与国内外多所院校及专家合作,开展羊绒制品的技术研发和技术改造,获得了国家9个实用新型产品专利和发明专利,在全市羊绒行业中最多。公司投资1.5亿元,引进德国STOLL电脑横机47台,更新换代了羊绒水洗、分梳设备,淘汰羊绒衫等落后产能15万件,加快了企业的转型升级,实现了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的转型,由初级产品向高级产品的升级。形成了羊绒收储、水洗、分梳、制衫、研发、检验检测与销售等较为完整的羊绒产业链,成为赤峰地区羊绒产业的骨干企业,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自治区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龙头企业。
他说,公司视质量为生命,把质量作为立企之本,自2008年至今,始终保持着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资格。持续的管理创新和高标准的质量管理,不仅实现了公司产品100%合格率,还获得了国家出口“免验”资格,为公司应对各种挑战建立了牢固的根基,赢得了更多的商机与红利。产品主要出口韩国、日本、意大利、挪威、俄罗斯、法国、美国、德国、瑞士等国家和中国香港等地区。
他说,作为一个企业,得有社会责任,不能自己赚到钱了,就可以了,得对社会负责,引领社会发展。基于此,公司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公司将立足羊绒产业,大力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提高龙头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为农牧民增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积极的贡献。
印尼政府继本年9月9日及9月29日分别宣告实施第一、二波之经济政策方案后,续于昨(7)日再公布第三波经济振兴...
我国许多大城市都在面临转型的压力,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城市制造成本上升,制造业空心化的现象,而总部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