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和谐中国盛世茅台

企业报道  2015-11-25 10:41:33 阅读:

 

  市场竞争越激烈,说明市场经济体制化的程度越高;市场竞争越激烈,各行各业越需要一家旗舰性企业担负领航的重任!近年来,中国白酒行业鏖战白热化程度屡屡升级,结果折戟沉沙者多,少数靠巨额广告“军费开支”哄抬出的热门品牌又往往陷入“火停酒冷”的窘境……在如此充满激情的同时又显得混乱的市场背景下,业内业外、国内国外一次次将惊诧的目光聚焦于茅台集团!

  正是举世公认的中国白酒行业领航者———茅台集团在白酒行业重新洗牌时期实现多次提价,3月1日茅台酒价格再创新高,使这个具有古老历史底蕴的品牌彰显出蓬勃青春潜力;彰显了国酒茅台至尊价值。此外,茅台集团通过对“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工艺的不断创新,把茅台酒畅行世界的金卡打磨得更加光亮。

  时值全国两会召开之际,作为十届全国人大代表、2006央视年度经济人物候选人、带领员工将企业做成沪深股市第一高价股的中国白酒行业旗手袁仁国现身北京。他那忙碌身影带来的不仅是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的热情,更让人从他那深邃自信的眼神中看到了中国白酒行业勃兴之势!袁仁国,早已成为中国白酒行业的一个标志人物,他所领导的茅台集团在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和谐发展”政策方面奏响着行业的最强音!

  国酒与国策的和谐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要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了更多的实惠”。2006年中央出台的第八个“一号文件”,即《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对与农业关系密切的企业指明发展方向,同时提出殷切希望。

  “响应党中央号召,让茅台酒原料基地的农民得到更多收益,一向是茅台集团的基本思路。近年来茅台酒价格多次上调,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走工业反哺农业的综合发展之路,保障为茅台酒提供优质原料地方的经济发展,充分保证为茅台集团种植有机高粱、小麦农民的利益。”谈及备受舆论关注的茅台酒涨价,袁仁国一语中的。

  其实,早在数年前提出“绿色茅台、人文茅台、科技茅台”品牌定位和发展战略的同时,袁仁国就深切感到扶植农民的重要性,更加关心农民与农业问题。对茅台酒原料供应基地的农民,袁仁国向来寄予着深厚的感情并努力致以回报。

  袁仁国认为,贵州茅台酒之所以能够成为惟一集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原产地域保护为一身的中国食品,除了集团员工的孜孜以求,百年来尽心尽力为国酒供应优质酿造原料的农民也付出了很多。

  众所周知,茅台酒的酿造工艺无论是要求的精确度还是程序的复杂度,都大大超出一般白酒。在国酒酿造过程中,从原材料开始,每一个环节都确保无公害、无污染、无毒,坚持不懈地向国际环保标准看齐。作为整体酿造程序的第一步,原料供应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当今科技发达的信息时代,国酒茅台在国人眼里仍然是神秘的。这种神秘不仅源自于茅台酒的独特品质,还在于其独特酿造工艺与得天独厚自然环境的完美结合。数十年的实践证明:即使完全按照茅台酒的生产工艺,离开了茅台镇,也生产不出等同于茅台酒品质的酒来。茅台集团董事长、著名白酒专家、高级工程师季克良多年研究发现,茅台酒的特殊品质与当地特殊的自然环境、气候及微生物种群的生存有着密切联系。可以说,是当地人民数千年总结出的传统科学酿造工艺及当地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国酒茅台的神奇品质。而后者,是无法迁移、无法复制,更无法模仿的。因此,投资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茅台集团来说是个绝对不可忽视的问题。茅台酒提价反哺原料供应地农民的发展策略,充分体现出袁仁国和茅台集团领导团队高瞻远瞩的发展眼光。

  在此之前,茅台集团公司及茅台酒股份公司的决策者就已站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先后与仁怀市、习水县政府合作,以计单农业的方式联手打造茅台酒有机原料第一车间。严格按照有机农业的标准,建设10万亩高粱、20万亩小麦生产基地。在生产基地里施用的是农家肥,除草靠的是人工,杀虫用当地特色生物自制而成的有机杀虫剂……这已成为国酒茅台特有的一种原料采集模式。尽管这样做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更高的成本,但国酒人无怨无悔,因为它保障了国酒至尊至贵的高尚品格,代表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国酒人比任何人都明白,国酒的根千百年来就扎在身边的茅台河谷,那汩汩流淌的赤水河就是国酒的母亲河。

  正是通过对原料基地的反哺策略和制度化控制,令基地农民受益的同时,也使得茅台酒及其系列产品更加符合广大消费者“绿色、环保、健康、自然”的消费趋势和要求。

  国酒与国人的和谐

  在烽火连天的竞争市场上,国酒通过几次成功提价,用铁一样的事实为这种和谐关系提供了有力的佐证———这代表着国人对国酒高度的认可和强力支持。曾经高达15%的提价幅度和40%的预期增利空间,为国酒的和谐、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也标志着国酒品牌的成功维护和提升潜力的形成。

  “2005中国十大影响力品牌”大奖于2006年1月19日在人民大会堂揭晓,国酒茅台荣获“中国十大影响力品牌”、“中国最具影响力百个自主创新企业”殊荣。此次评选通过对品牌(产品)的质量、服务、信誉、社会形象、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拉动、对行业的影响、对百姓生活的影响、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其它影响力等10项指标进行评分,依据公众投票、企业互评、评委审核三方的评分结果,综合评定。

  除了以上殊荣,在以“首席品牌官与品牌制度”为主题的2005年中国品牌领袖年会上,袁仁国等10人被评为2005年度中国优秀品牌领袖。

  据悉,所有品牌领袖都是由公众和专家评委会投票产生,其中公众权重占70%、专家评委会权重占30%。这充分说明国酒茅台及企业领导者在社会公众中具有巨大品牌影响力、渗透力和吸引力的同时,更切实证明了国酒与国人的和谐关系。

  促进国酒与国人的和谐关系,维护国酒的品牌价值,是茅台酒调价的一个重要原因。袁仁国认为,对于高档酒消费者而言,其价格往往是价值的直接反映。业内人士对茅台酒的每次提价都普遍持积极乐观态度,茅台股票的开盘涨停也印证了国人对国酒的信心。专家们认为,国酒的提价有利于高度提升和深度挖掘其品牌价值。在茅台酒生产周期长、占用资金大、坚持不挖老窖不卖新酒、确保稳定过硬的顶级品质等综合因素下,适度提价能够维护国酒的品牌价值,在国人心中达至国酒品质与品牌价值的和谐统一。

  供求互敬,以心换心。国酒和国人高度和谐关系的另一端,是茅台集团上至董事长、总经理,下至一线员工对产品呕心沥血、精益求精的打造,每一个生产环节都体现着国酒人对消费者的高度负责精神。

  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之外,国酒茅台的酿造工艺也是其它任何白酒都无法相比的。国酒独特品质的形成,与其迥异于其它白酒的酿造工艺密不可分。正是这种差异,正是这种将最独特优质产品奉献给消费者的追求,注定了国酒人要在产品中倾注更多的心血。茅台酒的生产过程主要由制曲、酿造、陈酿、勾兑等工艺程序构成,每一道程序都有它的与众不同之处。茅台酒严格按照节气规律进行生产,端午踩曲,重阳投料,而其它的白酒则一年四季都投料;茅台酒同一批原料要9次蒸煮(烤酒),8次加曲,发酵后7次取酒,历时整整一年,而其它白酒生产程序比茅台酒减少甚至三分之二;茅台酒由酱香型、窖底香型、醇甜香型三种主体香型构成,而绝大多数白酒由单一香型构成;茅台酒由不同浓度、不同香型、不同酒龄、不同轮次的酒精精心勾兑,不准外加任何物质(包括香味物质和水),这在烈性酒中是独一无二的。正是由于上述严格的工艺标准,茅台酒从投料到出商品酒至少需要5年时间:制酒1年,制出的新酒陈酿3年,不同年份的酒勾兑后贮存1年。其它的酒一年多、几个月甚至几十天就出产品。此外,茅台酒还堪称人类运用微生物技术的典范。在长达一年的开放式发酵过程中,参与其生产发酵过程的微生物非常多,使得香气成分多种多样,酒体香而不艳、低而不淡,丰满醇厚。

  正是国酒人这种将国酒茅台的品质视作自己的生命、将把国酒茅台打造成更富竞争力的民族品牌作为自己的使命、将自己的心血和灵魂倾注在产品中奉献给国人的不懈追求,达成了国酒与国人坚如磐石的和谐关系。

  国酒与国运的和谐

  在“十五”期间,茅台人再造了“两个茅台”,实现了年均超过20%的连续跨越式发展。如果再加上“十五”之前的两年,这已是茅台集团连续第7年的跨越式发展。2006年,茅台集团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利税都实现了超过20%,创造了8年跨越发展新辉煌。

  据统计,从2000年到2005年,茅台集团销售收入牗含税牘由16亿元增长到50亿元,增长2倍多;利润总额由3.9亿元增长到18.9亿元,增长3.8倍多;总资产由32亿元增长到105亿元,增长2.2倍多;上缴税金由4.7亿元增长到20.5亿元,增长3.3倍多;利税由8.4亿元增长到31.5亿元,增长2.7倍多。

  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举世瞩目。与国家发展运势同步,茅台集团所取得的成就令众多同行难望项背。

  “2005年是茅台酒强势发展的一年,标志着国酒在市场上已经步入高速增长期,也标志着茅台酒的营销队伍在历经市场风雨洗礼后已经走向成熟。茅台酒的美誉度、忠诚度不断提升,各项经济指标再创新高。除了国酒人自身的勤勉努力,还得益于国家的各项优良政策扶植和产业方针指导。”在总结茅台集团“十五”期间的成绩时,袁仁国强调说,近几年来,茅台酒在一如既往追求高品质的同时,致力于搞好工程营销、诚信营销、服务营销、文化营销、感情营销、个性营销、网络营销、事件营销,进一步强化营销网络建设和终端市场开发;全面提升在市场、品牌、创新、终端、做大做强、沟通、忧患、健康宣传和打假、问题、学习等10个方面的意识,切实维护了国酒茅台及其系列产品的品牌形象,企业整体发展浪潮屡惊业界。

  步入2006年,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商务部联合召开的“中国酒类质量认证首批获证企业颁证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茅台集团获得中国酒类质量认证证书,并代表获认证企业在会上发表讲话。在获得国家认证大力支持后,贵州省委、省政府对茅台集团提出了新的指导思路和要求:大力打造百亿企业集团,加紧新万吨工程建设。2006年,投资“十一五”万吨茅台酒工程一期新增2000万吨,年新增销售收入约10多亿元。

  “十一五”期间,茅台集团将认真领会国家计划指导精神,依托集团在资金、工艺和技术方面的优势,稳步扩大茅台酒的生产能力,在进一步强化和提升茅台酒作为国酒的品牌价值同时,为中国白酒行业整体进步再树新功!

  国酒与国际的和谐

  自1915年一举获得巴拿马国际金奖成名后,茅台酒便开启了其在国际市场的辉煌之路。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茅台凭借优良品质被选为国宴用酒,一度成为令外宾赞不绝口的“国家形象大使”。截至上世纪90年代末,茅台酒已连续14年荣获国际金奖。目前,茅台酒年创外汇1000多万美元,是中国出口量最大、涉足国家最多、吨酒创汇率最高的传统白酒类商品。

  在国内销售持续红火的同时,国酒茅台对海外市场的开拓亦步履矫健。仅2004年6月正式进入澳大利亚以来,随着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商务考察团的到访,澳大利亚更是刮起了一阵茅台旋风。《澳洲日报》、《星岛日报》等海外媒体纷纷以《国酒茅台玉液之冠溢香全澳》、《茅台美酒香飘澳洲,悉尼各界嘉宾齐赞中国国酒》等为题,作了显著、大篇幅的报道。

  “那只是茅台酒在海外市场遍地开花进程中绽放的‘一朵奇葩’而已!”当笔者问及几年前大受海外媒体关注的茅台酒澳洲之行,袁仁国意气风发地说,“类似的事件,茅台酒经历得太多了。如今,茅台酒已遍布全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为什么茅台酒饱受国际市场的青睐?!

  “除了其很高的国际知名度、顶级白酒的优良品质,更和近年来茅台集团大力倡导‘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发展方略密切相关。”袁仁国进一步解释说,“这种发展方略符合国际高标准饮食理念的需求,为茅台酒打造了一张畅行世界的金卡!”

  据悉,有机食品这一词是从英文OrganicFood直译过来的,其他语言中也有叫生态或生物食品等。有机食品是指来自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标准生产加工,并且通过合法、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结合生物和生命科学研究来看,有机食品是最有发展前瞻性的食品种类。而茅台酒是目前惟一集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原产地域保护为一身的中国食品。

  是的,契合时代发展需要,与国际先进标准相协调,自然就能风靡世界。作为“国家形象大使”的茅台酒,为这个看似简单的道理付出了太多太多!现今,恰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机遇,在我们国家新时期发展成就一次次震动世界的可喜形势下,我们的国酒也在延承悠久历史的同时焕发出蓬勃的青春活力!

  时值全国两会召开,让我们举杯祝福祖国、祝福茅台、祝福我们的“国家形象大使”和伟大祖国一起和谐共进,再奏凯歌!

更多专题
企业发展的张弛之度

“度”在企业的战略制定过程中可以分解为高度、深度、广度和速度,这四个度结合起来,即可对企业发展的“度...

新企业会计准则强化上市公司安全

 作为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重要成果,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对于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加强上市公司风险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