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企业家“魂”归何处?这是笔者近年看到的文章中最扣人心弦的标题。
改革了20多年、发展了20多年、成长了20多年,企业家们开始从心灵深处思考这个哲学问题了。尤其是很多创业型企业家在2006年遭遇重创之后,社会责任话题再一次成为警钟。
那么,讲良心还需要吗?比如大企业家、或者知名企业家?
杭州的裘德道是很低调的企业家,但在2006年却做了一件很高调的事情———50岁生日时拿出一个亿人民币作慈善基金。这也是杭州目前民营企业家中单项捐款最高的一例。
这不禁让笔者想到了他的名字。难道真是一种巧合吗?上帝派一个普通人来世间“求德、求道”然后再让他传播?
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企业是基础。企业家们明白,企业今日的和谐才是明日的稳定。每个人心里有了暖流才会想到春天是多么美好。所以,企业家们不讲德,员工就不会理解什么是德。他们决不会把企业家创造的财富想象成公共财富。
其实,企业家们纷纷慷慨解囊,把自己的财富变成社会的共同财富并不是过年才有的“做秀行为”。我们发现很多企业家在春节这个黄金节日坚持几十年与员工同喜,甚至有很多企业家感慨:只有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才感受到员工365天的辛苦,没有大家的努力企业是不会继续进步的。往往就在这些小事上,企业家的良心才找到了真实的方向———赚取金钱不如赢得人心。
在上周采访一个女企业家时,她的“没有钱可以,没有良心决不可以”一句话打动了我。她就是20年坚持一个朴素的人生道理“商道就是人道”,她说:“我们许多没有读过书的企业家就是一个道理,做不好人也做不好生意。”如果她不讲良心,她不会做到几个月时间就让沃尔玛那样的知名企业以全球最快的速度打进中国北方市场。“人家的时间也是金钱”。正是这个朴素的理论使她得到了无限商机———麦当劳来了、肯德基来了,家乐福也来了。这些国际大企业的入住带动了当地的地产业和相关行业。
难道就这么简单吗?
灵魂有时候就是需要这么简单的。它坚持的原则是:你种下诚实就收获信任;你种下谦卑就收获伟大。
浙江省有一大批像裘德道一样有良心的企业家。他们或者主动给员工办“五险”,或者每年春节到外地拜访员工,并给当地贫困户发慰问金,或者给员工的房间安空调,或者在员工家庭出现困难时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的手。这些点点滴滴的坚持,在员工的心灵花园中注入了美好的种子,企业在企业家的良心觉醒中得到了员工感恩的心。
回报是什么?劳资关系的真正和谐。
“度”在企业的战略制定过程中可以分解为高度、深度、广度和速度,这四个度结合起来,即可对企业发展的“度...
作为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重要成果,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对于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加强上市公司风险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