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山
据《上海金融报》报道,近日,江苏银行宣布其IPO申请已经通过了证监会发审会;西安银行日前发布了上市议案;而11月16日,哈尔滨银行也公告了拟发行A股事宜进展情况,并已获中国证监会受理。据了解,目前有11家城商行和农商行排队等待上市,至少2家H股上市城商行等待回归A股。
地方银行陆续公布了A股上市意图,随着IPO重启,第三波地方银行上市潮正在袭来。继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之后,停滞8年的第三波地方银行上市行动终于靴子落地,千呼万唤的上市通道有望再度打开。这对于地方银行提高银行知名度,增强银行竞争力,借助资本市场发展壮大,进一步增强服务能力,无疑是千载难逢的良好机遇。
地方性商业银行是指业务范围受地域限制的银行类金融机构,主要是指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城市信用合作社。虽然地方银行这些年经过一系列的公司化治理,资本规模和服务能力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其在资产规模、机构数量和人员总数等方面还远不能同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迫切需要通过上市谋求新的发展之路。
地方银行在8年前之所以止步于上市公司门外,和当时A股中金融股所占权重较高有很大关系,监管层有意控制其占比不宜过多。但是,时过境迁,和8年前相比,不管是总市值还是股票数量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金融股所占比重已经下降了很多。更重要的是如今的经济结构和市场环境更是不可同日而语。通过地方银行上市,壮大金融股及其市值,实现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更大推动作用,已经是众望所归,大势所趋。
如今,制约地方银行发展的拦路虎一是地域限制,二是资本不足。从成立开始,地方银行就已经深深地打上了地方军的烙印,经营地域性制约了地方银行的业务发展。只有通过引资上市,才能够扩充资本金,实现跨区域经营,扩张壮大。基于长远发展,通过上市,地方银行更可以通过上市实现改善公司治理结构,规范自身业务发展等;财务数据更加公开透明,也有利于公众监督。
如果说地方银行的股东们面对所持银行上市无门、自身经营困难尚可以抛售股权以获得资金支持,那么地方银行本身的处境就更显尴尬。在这为上市而苦等的数年中,各地方银行也是用尽办法,如转向H股上市的“另辟蹊径”,又如靠增发、发债维持资本充足的“输血自救”,再就是一味等待的“频频延期”。但是面对资本消耗太大,资本拓宽渠道太窄,融资成本太高,上市才是更为有效、稳定和可持续的外源资本补充渠道。
当前,以“双创”为托举的经济调结构和转型升级等创新驱动正在轰轰烈烈开展,以消费为内容的服务业已经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生力军,而服务业以中小微企业为主。阻碍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瓶颈是融资难。只有让地方银行这样的小金融企业首先发展壮大才能够让中小微企业“血盈气足”,为支持企业转型升级贡献力量,为新兴产业的新引擎增添资本动力。
绝大多数地方银行的大股东为地方政府,力促地方银行上市也是当地有关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如果能够实现顺利上市,地方政府就能够“解套”。一方面,地方银行上市需要证监会降低对地方银行总资产的额度要求,降低上市门槛;另一方面,由于地方银行多由城市信用社演化而来,因此股权分散,自然人股东数量较多,部分法人股东主体资格存在缺陷,容易引起一些社会问题,尤其是那些上市后获得高额利润的个人投资者,会带来很多社会负面影响,甚至产生寻租行为,产生证券化腐败。
地方银行通过近些年大规模的异地扩张,偌大的规模所带来的风险隐患正在显现,风险漏洞日益显现也成为为上市道路上的绊脚石。地方银行密集筹划上市的一个重要背景,就是银行不良贷款快速上扬。对于风险控制力不强也是地方银行的通病,由于承接了原城市信用社累积的金融风险,新建的地方银行在开业之初便背负了沉重的历史包袱。要消化这些沉重的不良资产包袱,就要有刮骨疗毒的勇气,更要有科学和创新的方法,持续优化内部治理,切实提高风控能力。
对于资产的偏好选择,从整体规划业务上,发展一些资本消耗少或不消耗资本金的业务;从资产结构上,调整资产的风险结构,提高低风险权重的资产占比,构建轻型资产结构;从风险管理上,注重经营资产及其风险、风险资产。地方银行应该走“不同寻常路”,突出自己的业务特色。如果继续盲目追求同质化、大规模和所谓的水土不服的跨区域发展,那么,即使侥幸上市成功了,也会麻烦不断。
地方银行上市,为了扩大资本规模是真,但是也不能唯利是图,通过上市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提升风控能力,优化多元化资本结构等才是最有价值的追求。
就在一些人对祖国医药的瑰宝———中医药的疗效和前途命运产生怀疑、发生争论的时候,天津天士力集团抓住国...
在灵宝境内,面对表层资源消耗殆尽的局面,为揭开小秦岭中深部成矿规律的神秘面纱,聘请国内知名地质专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