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黄栀梓 职员
根据往年惯例,12月上旬或中旬,将召开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将分析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总结2015年经济工作,提出2016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一些新的内容将很有可能被吸纳进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成为明年的工作重点。供给侧改革的亮相,将为政策制定统一发力提供基础,预计产业和消费升级方面的刺激政策将成为热点。(11月26日《第一财经报》)
长期以来,我们把拉动经济增长的主攻方向放在“需求侧”,即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上,而忽视了向“供给侧”发力,即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为何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急需扩大内需顶住下行压力的情况下,有些国人却不在国内购物,而是通过出国旅游和“海淘”等途径大量购买外国商品?个中原因在于本土产品档次、质量、工艺较差,商品营销服务方式相对落后,不能满足国内消费者的需求。
譬如:中国有很多生产马桶、电饭煲的企业,但国人却不吝重金、不嫌麻烦,非得从日本购回这类商品;中国人对手机的消费需求量很大,但本土品牌却缺乏高端产品,要买高端手机就得外购。有关人士曾经指出:这种购物现象折射出中国长期对“供给侧”的疏忽,因而造成了本土产品难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尴尬。
由此我们不难得到启示:我国经济增长亟待向“供给侧”改革发力,即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要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将发展方向锁定在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在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上,我们必须在一些新兴领域和产业、创新企业和产品的“供给侧”加大投入和生产,这样才有利于提高我国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学界早有专家学者撰文指出:我国在经济发展战略调整上要从“需求侧”转向“供给侧”,实现宏观调控的根本性转变。近期供给侧改革开始被高层频频提及: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指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11月17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会议上强调,在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上,要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供给侧”被前置,显示出它比“需求侧”更为重要。
可见,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可能更加给力“供给侧改革”,也是值得期待的。这必将为产业和消费升级提供更为有力有效的支持,为我国经济增长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全球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在其主办的2015年Talent Connect大会上,公佈了美国100个受欢迎雇主...
就在一些人对祖国医药的瑰宝———中医药的疗效和前途命运产生怀疑、发生争论的时候,天津天士力集团抓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