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有媒体报道说,进入6月份以来,在短短的9个交易日中,竟然有11家公司、13位高管违规炒股。即便如此,还有业内人士指出,爆出违规炒股的只是冰山一角,还有更多、更严重的事情埋在暗处。
而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这些上市公司高管在受到查处时竟然以“不了解法律或非高管自身操作”为自己辩解。这听起来有些黑色幽默的感觉。上市公司高管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还是真的法盲?这些高管是不是在挑战公众或监管部门的智商?以这种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借口来蒙混过关显然是低估了公众和监管部门的判断能力。
部分上市公司高管违规炒股不论是什么借口都是站不住脚的,都不能为自己的违规行为进行有力的辩护。
假设这些辩护是真实的,即这些违规高管真不了解法律,是无意违规,那么,连《公司法》和《证券法》都没明白,这些人凭什么担任上市公司高管?
再假设这些辩护不是真实的,即上市公司不是“不了解法律”,那么就是了解法律的,结论就是明知故犯、顶风作案。显然,这是道德败坏、品质恶劣,是利用职务之便谋一己之私。
通过逻辑分析,这些违规高管要么是愚蠢的法盲,要么是道德败坏、品质恶劣的人。无论是哪种情况都是令人唾弃的。一个上市公司高管工作再忙、应酬再多,最起码也应该明白《公司法》、《证券法》及监管部门的相关规定。如果连这些都不明白还在领导上市公司,显然是在愚人愚己。
笔者认为,上市公司违规炒股绝大多数是明知故犯,“不了解法律”违规炒股只是个借口,仅仅是一个苍白无力的妄图逃脱惩罚的自我辩护的借口。不过这种辩护也是“太没才”了。不仅仅经不起推敲,还暴露了自己愚蠢的一面。
股市看好,二级市场出现的巨大财富效应,对人们具有极强的诱惑力。显然,这些上市公司高管没有经受住考验。据有关人士透露,这些上市公司炒股都是高手,低价买进,高价抛出,判断之精准,操作手法之娴熟,普通股民是难以望其项背的。
上市公司高管顶风作案,在二级市场中利用优势地位谋取私利只能获得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结果。股市行情看好,股民虽然获益,但应该说受益最大的还应该是上市公司。上市公司高管没有理由不维护股市正常秩序,没有理由不为股市的繁荣做一些有益的事情。然而事实却相反,这些高管不仅不维护,反而自身违规,破坏正常的交易秩序,自己挖自己的墙脚。
上市公司高管违规炒股目前已经成为了一种浊流,这已经引起公众和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到6月份以来爆出多家上市公司高管违规炒股,一方面说明了这种违规现象非常严重;另一方面也表明,对股市的监管日渐严厉,信息披露也越来越及时。同时,也彰显了中国股市正向规范化迈进。这就意味着,上市公司高管背后偷偷地炒股牟利要付出巨大的违规成本,会承担更大的风险。高管违规炒股虽然谋取一些小利,但却可能给公司带来毁灭性的危害。
“学习型、创新型、责任型”的三型企业是在“正德厚生,臻于至善”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居安思危,顺应新...
战略管理有一个普遍的做法,首先要对企业的外部形式,包括国内和国际,分析哪些有利、哪些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