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钢企要控制出口数量

企业报道  2016-01-25 10:02:59 阅读:

 

  近年在上海举行的第三届钢铁产业发展战略会议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罗冰生表示,当前钢铁出口总量仍偏高,不宜再增加出口数量。今年下半年,中国钢铁市场的发展态势存在“大幅波动和实现新的平衡”两种可能性。

  罗冰生说,第一种可能是:国际和国内市场价格差进一步扩大,钢铁产品出口反弹,有关部门再出台力度更大的限制出口措施。这种情况势必引起国内市场的大幅波动。另一种可能是:下半年调控措施发挥政策效应,钢铁生产保持适度增长,实现新的供需基本平衡,国内市场相对稳定。

  记者近日采访钢铁重镇唐山市政府有关部门的负责人时,该负责人表示,目前唐山钢铁市场虽然经历了环保整顿、钢铁宏观调控的影响,但目前市场行情还是非常乐观。由于影响因素比较复杂,未来的前景现在还难以判断。

  为了抑止钢铁出口的过快增长,4月份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三道“令牌”:下调和取消钢铁出口退税率、实施出口许可证制度、对部分钢铁产品加征出口关税。受此影响,5月下旬以来,国内钢材市场价格持续下跌。

  随着近期宏观调控政策连续出台,钢铁市场笼罩在“出口下降,国内资源增加,预期市场价格下跌”的阴影之中,专家预测,今后钢铁市场将面临震荡调整。

  北京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主任马中普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随着出口征税的影响,在7月份,钢材出口将明显减少。

  马中普分析认为,出口明显减少的主要原因一是中国连续几个月的钢材出口大幅增加,即使国际市场需求快速增长,也难以消化中国钢材的大量出口增加势头。近期国际出口市场价格小幅回落深刻反映了这种变化趋势。即使没有出口征税政策,按目前国际市场的资源压力和出口价格变化,中国7月钢材出口也会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落。二是价格因素,马中普说,出口征税政策公布后,国内市场钢材价格出现连续下跌。在国际市场进行短期资源压力调整期间,进口商对从中国进口钢材报价往往采取观望态度,甚至期待钢材价格的进一步下跌。这不仅使一些钢厂试图以分担出口征税的价格出口钢材难以奏效,而且签订7月出口合同也面临许多困难。

  马中普认为,中国钢铁企业7月钢材出口出现下降是不可避免的事实。

  今年以来,国内钢铁原料价格呈全面上涨态势,推动了钢铁制造成本的上升。据了解,今年前4个月,我国进口铁矿石1.3亿吨,综合平均每吨到岸价格71.82美元,比去年同期上涨9.7美元,涨幅达16%。仅此一项,全行业比去年同期增加成本12.9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近100亿元。

  今年前4个月,纳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的77户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486亿元,同比增长200%。但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预计,下半年国内钢材价格下降,生产成本提高,钢铁企业的盈利空间将受到一定程度的挤压,低于前一阶段的增幅,全年将保持2006年的盈利水平或有所提高。

  国内钢材市场价格走势不断震荡下跌、国内外钢材市场供需关系和价格关系可能出现的失衡,不仅检验调控政策的下一步变化,也考验钢铁企业应对当前国内风险增加的钢材市场走势变化能力和智慧。

  马中普建议说,目前的钢材市场由于震荡不断,无论经销商提价还是降价,几乎都不能刺激消费,都不能改变市场出货困难的状况。因此更需要先行努力实现市场价格稳定目标,逐步恢复市场稳定的信心。

更多专题
三型企业的内涵与建设

 “学习型、创新型、责任型”的三型企业是在“正德厚生,臻于至善”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居安思危,顺应新...

专家学者纵论三型组织建设

战略管理有一个普遍的做法,首先要对企业的外部形式,包括国内和国际,分析哪些有利、哪些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