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职场动态>> 正文

中国银行业之归宿在哪里

企业报道  2016-02-26 09:17:09 阅读:

 

  近年,中国银行业掀起了上市高潮。迄今为止,上市银行已达11家,其中既有工行、中行、建行等大型国有银行,又有招商、中信、浦发等股份制银行。时下,农行股改业已启动,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北京银行等一批城市银行也在为上市而厉兵秣马,因此可以预计,银行业的上市潮还将持续下去。

  其实,作为银行改革的成果,上市尽管给银行带来好处多多,但形成有效公司治理却应当是其中最核心也是最重要的,温家宝总理更是用“花钱买机制”对银行改革上市的目标做了一语精辟的概括。

  上市的确使银行建立了一套公司治理框架,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一应俱全。不过,公司治理架构是否真正有效还令人存在些许疑问。特别是,几大上市银行频繁发生的临时性换将以及基层行依旧未能杜绝的大案要案,使得这些疑问不断被强化,就连监管层的高官也针对上市银行与国际水平相比得出了“形似而神不似”的论断。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上市并不意味着银行改革的成功,而只是初见成效,或者说只是迈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考察西方银行的公司治理,独立董事制度和监事制度分别起源于以美英为代表的外部治理模式和以德日为代表的内部治理模式,二者在同一银行中一般不并存。但在我国,出于更为有效地治理公司的良好初衷,两种制度同时存在,此外,“党管干部”也是公司治理中挥之不去的中国特色,因此党委会作为一项制度安排将在各家上市银行中长期存在。很多学者和业内人士都普遍担心,这种“多龙治水”的管理框架是否会导致实践中的政出多门,进而降低经营管理效率?其实,这种担心也并非杞人忧天。因此,如何做到公司治理的国际惯例与中国特色的有机结合,建立一套相互监督制衡而不是互相推诿扯皮的治理架构,这或许是上市银行形成有效公司治理的关键所在。

  当前,面对着银行业开放和外资银行的全面进入,各家银行需以上市为契机继续深化改革,实现总分行上下联动,确保新体制、新机制在全系统内全面有效运行,这样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

更多专题
成功企业始自成功企业家

企业界有这样一句话: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都有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家都有一套成功的经验。

印度企业发展启示录

印度较为完善、高效的金融体系,为印度企业的快速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这证明,只有进一步深化金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