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兖矿集团南屯矿立足矿井发展实际,按照“完善机制,选好载体,突出实效”的思路,多渠道搭建职工素质提升平台,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拓展人才培养途径和优化竞争激励机制等多种渠道,着力提升职工综合素质,为矿井逆势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该矿以劳模(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为人才培养基地,先后对4个工作室进行挂牌命名,对12个单位建立工作室流动站进行挂靠管理。制定劳模(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管理考核办法,不断拓展创新工作室活动内容,分项目成立评审小组,对课题项目进行检验和讨论,制定“一课题一成功一奖励”的制度,自去年以来,一批围绕系统优化、技术革新、设备改造、改型复用的创新创效成果竞相涌现,创新创效成果达164项,累计创效1.5亿元,在全矿营造了“大众创新、全员创效”的良好氛围。
丰富活动实践载体。该矿大力开展“素质提升擂台赛”活动,围绕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评选出“强素质,练内功‘文状元’”和“亮绝活、赛技能‘武擂主’”。大力开展“安全争先大奖赛”,评选“安全好矿工”,举办幸运抽奖活动,在寓教于乐中激发了职工抓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展“巾帼闯关促练兵,提升技能促发展”活动,鼓励女职工立足岗位学专业、练技能。开展全员“大培训大考试”活动,综合运用电子考试中心、安全知识擂台赛、实训基地等平台,组织全员考试334场1.3万余人次,各类岗位技术比武32次。全面启动运行班组长安全培训网络平台,充分利用网络培训平台,强化业务、提升素质、丰富知识、学以致用。
优化竞争激励机制。他们以岗位职责为标准,建立健全绩效考核体系,加大优秀技术人员考核及培养力度。分层次考核专业技术人员,对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季度动态考核,坚持按贡献大小、责任轻重分配的原则,积极评选优秀技术技能人才,激发全矿专业技术人员学技术、练本领、促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每季度对全矿优秀技术人员进行全面考核,加强后续人才的培养力度。与此同时,注重发挥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实效,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对于在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节支降耗等方面有创新和贡献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能手,适当给予奖励,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为矿井的可持续发展打造了人才保障。(陈倩)
企业界有这样一句话: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都有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家都有一套成功的经验。
印度较为完善、高效的金融体系,为印度企业的快速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这证明,只有进一步深化金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