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厚植“降增能力”要突出内生动力

企业报道  2016-03-11 17:13:32 阅读:

  ■  郑传海

  如果把中铁十一局四公司通过创新动能,提升企业补短板、降成本、增效益的做法,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的“三去一降一补”重大部署联系起来,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是:内生动力是企业厚植“降增能力”的关键。

  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黑龙江省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对国有企业发展,政府的作用更多体现在支持、扶持、杠杆作用,没有现存的‘金娃娃’摆在那里。在这种情况下,国有企业要深化改革,要‘借东风’,激发内生动力,在竞争中增强实力。”突出内生动力,厚植企业“降增能力”显然必不可少。

  首先,要敢于“借东风”。“东风”虽好,并不是想要就能马上“刮”过来的,也有个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齐备的过程。从这个角度上讲,在“东风”还没有“刮”到我们身边来的情况下,需要像孔明那样善于巧用天时,借东风。

  这天时,不是别的,正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正是法无禁忌可以试的环境红利,正是员工对企业发展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渴求。

  把握了天时,东风自然来。

  其次,要善于“用东风”。“东风”稍纵即逝,“东风”的机遇特征很明显,谁把握住,谁就能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东风”的财富属性很特别,谁能驾驭和科学运用,谁就能赢得发展的先机。

  用东风,必须提升自身学习能力,在不断的学习中认识、理解和把握“东风”。

  用东风,必须提升市场认知力,在认知中知己知彼,连天接地,站稳脚跟。

  用东风,必须提升管理决断力,在推进企业改革实践中瞄准方向,保持定力,科学决策。

  再次,要巧于“驾东风”。“东风”虽好,真正驾驭它,那才叫做好。驾驭“东风”,既要顺应规律,把握机遇,又要善于在竞争中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

  扬长避短,驾驭市场的精明之举。长者,优势也,短者,缺陷矣。知缺陷而避之,以优势参与竞争,乃竞争取胜之法宝。

  扬长克短,完善自我的清醒之举。市场竞争,水火不融。发现制约企业参与竞争的短处,必须挤疖痈,治顽疾,苦练参与市场竞争的元气和底气。

  扬长补短,赢得市场的高明之举。市场竞争本无情,要赢得市场,不但要把长处发扬到极致,而且要弥补科技创新、产业结构、经营管理、队伍建设和员工素养等诸方面与新常态新理念新目标的距离,在不断调整和弥补短板中增强竞争实力。

更多专题
2016全国两会,海外同胞期待啥?

“两会年年开,年年有不同。今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

“社会保障”成最热选项 5年内4次居首

2016年全国两会即将在北京召开。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第一次全国两会,网民最关心什么?有哪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