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新动能 提升企业“降增能力”

企业报道  2016-03-11 17:14:04 阅读:

  “3月3日,检测中心又在武汉地铁2号线南延线1标承接了60多万元的检测业务。去年,他们对外检测实现利润200万呢。”“是的,对外检测的新业态,不能小看啊。”就在业内同行对原来仅仅承担着现场检测协调服务的中铁十一局四公司检测中心刮目相看的同时,该公司决定成立检测公司,专门负责对外检测业务,以做大对外检测的新业态。

  让这个公司员工喜出望外的是,围绕补短板、降成本、增效益组建的混凝土中心、集采中心、周转材料中心和地材中心等另外5个新的动能中心运行仅1年,把企业原本用来采购各种建材所需的大量资金,“挽留”在公司的银行账户上,当年累计降低成本6728万元。

  一般情况下,一项建筑工程的总投资,各种建材费用占据投资总数60%以上。相对土建企业,受征地拆迁、建材供应不确定等因素影响,企业经营风险大,成本管控难,利润近乎触底。低价投标竞争,广揽工程任务,养员工稳队伍,成了众多企业的首选。

  2014年10月,该公司主管决策层调整后,通过对居高不下的经营成本和生产要素供给侧无法满足施工管理需求的现状分析,果断地对不利于降成本、补短板、增效益的资源配置、管理流程和生产环节予以调整,使新动能得到了比较理想的释放,企业降成本增效益能力明显提高。

  通过调整、组建或扩建集中采购中心、混凝土管理中心和周转材料管理中心,优化建材采购链,改善建材采购供给环节,扭转了因建材供给侧失衡,无法满足现场施工需求,致使施工生产常态化、目标化受制于人和施工成本居高不下的现象,由于建材供给侧失灵诱发的经营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去年,仅集采中心通过招标采购和阿里巴巴电商采购平台采购的建材,就比市场采购降低成本2170多万元。

  通过完善火工品、地材管理中心等服务和供应侧链条,打通了火工品采购通道,实现了火工品管理中心在黔张常项目直供火工品,不到半年就节约成本上百万。去年,地材中心整合接管原来9条地材加工生产线,新建2条地材加工生产线,在11个项目开展加工供给业务,节约成本达3600万元。

  该公司总经理余霖认为,去年共在5个新动能中心、1个新业态中心,探索弥补企业现场供给侧的短板,降居高不下的成本,增强创效能力,收到的效果比较理想。 (郑传海)

更多专题
2016全国两会,海外同胞期待啥?

“两会年年开,年年有不同。今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

“社会保障”成最热选项 5年内4次居首

2016年全国两会即将在北京召开。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第一次全国两会,网民最关心什么?有哪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