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整合港口资源,“十一五”期末,广西将建成亿吨级现代化大型组合港,充分发挥其西南出海大通道和国际大通道的作用,服务广西乃至西南地区,服务泛北部湾区域合作,服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
丰富的港口资源是广西经济发展和对接东盟的一大优势,目前广西共有防城港、钦州、北海三大港口,已初步形成北部湾港口群,总吞吐能力达到345万吨,万吨级以上泊位26个。“十一五”期间,广西沿海港口将新增万吨级以上泊位39个,使万吨级以上泊位达到65个,2010年3个港口的吞吐量达到1亿吨,2020年达到3亿吨。通过整合港口资源,“十一五”期末,广西将建成亿吨级现代化大型组合港,充分发挥其西南出海大通道和国际大通道的作用,服务广西乃至西南地区,服务泛北部湾区域合作,服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
北部湾港口建设提速
近日,广西启动首批9个北部湾深水公用码头的建设,这些码头建设总投资达39亿元,在北海、钦州、防城港3个广西沿海城市同时开工。这批码头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港口码头布局,改善港口配套基础设施,实现沿海三港吞吐量明显增强,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满足沿海工业区开发建设和近期沿海工业园区重点发展的钢铁、石化、林纸浆等项目投产的需要。
北部湾港口建设的配套部分———沿海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较大进展,北海、钦州、防城港3市全面提升临海大型工业区码头设施配套水平,为沿海3个港口进一步组合建设提供基础设施保障。此外,7月10日广东东莞市正天实业投资有限公司、香港佳诚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3.5亿元,在北海铁山港启动建设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首个万吨级船舶修造项目基地;防城港国际专用煤码头试航成功;20万吨级矿石码头的铁路已修通投入试用;防城港港口20万吨级码头3台大型卸船机即将投入使用,将开创国内可直接“船到船”直装直卸作业先河。北部湾三港码头基础设施、物流网络覆盖日渐完善,促进各港口吞吐量不断增长。
组合模式整合港口资源
广西在今年初成立了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该集团公司以防城港务集团有限公司、钦州市港口(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海市北海港股份有限公司和广西沿海铁路股份有限公司的国有产权重组整合设立,主要进行港口建设及经营管理、地方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等。它将结束广西沿海港口各自为政、“诸侯割据”的时代,从而统一推进北部湾三港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对港口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并按照市场化、市场运作的规律,对三个港口进行一体化经营。这标志着广西沿海港口发展将走向一体化,建设沿海亿吨组合大港的步伐加快。
未来广西沿海港口将形成北海港、钦州港、防城港相互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分层次发展格局。“十一五”期间,广西将在沿海地区布局钢铁、石化、电力等大工业,形成沿海工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出口加工基地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区域性物流中心。
海上合作展现广阔空间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为北部湾港口发展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开发条件成为这些港口崛起的基础。近期,东盟一些企业已捷足先登,率先与北部湾城市展开了港口合作。其中北海市铁山港区大和田有限公司与印尼hendrotiandraliemwimarjohendro有限公司共同签署合作协议,由印尼客商林文鹏等人投资2000万美元在铁山港区建设万吨级船舶建造基地;素有“船王”之称的印尼BLT船务集团公司与防城港务集团公司签订了两个合作项目:在防城港建设修造船基地,首期投资1亿美元;合资组建汇通物流(防城港)公司,首期投资7500万美元。
日前,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奇葆率团对越南、印尼、菲律宾、新加坡等东盟各国进行访问期间,这些国家领导人均表示愿在中国-东盟合作框架内深化区域内港口合作,支持从港口物流起步推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其间双方还就深化泛北部湾港口间合作,加强广西沿海港口与东盟有关港口在码头建设、仓储物流、航线开通、港口信息化、人才培训等方面的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
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总经理何国林表示,广西正在与东盟国家的港口建立合作关系,寻求开通中国与东盟国家更多直达航线。同时将进一步加强广西沿海港口与东盟国家各主要港口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增进彼此的合作。另外广西还将加快建设完善集装箱运输系统,努力开辟到东盟各国港口的集装箱新航线,发展集装箱联运业务。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积极参与越南港口建设,并实现与资源互补的其他东盟国家投资建设港口和码头的战略部署。
“两会年年开,年年有不同。今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
2016年全国两会即将在北京召开。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第一次全国两会,网民最关心什么?有哪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