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陈汉皇帝陈友谅采石登基史秘和传说

企业报道  2016-03-17 08:59:03 阅读:

  

  生居安徽省马鞍山市的人,很多人并不知道马鞍山采石矶曾是历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皇帝登基的地方。据《明史 卷一百二十三 列传十一 陈友谅》记载:“……始友谅破龙兴,寿辉欲徙都之,友谅不可。未几,寿辉遂发汉阳,次江州。江州,友谅治所也,伏兵郭外,迎寿辉入,即闭城门,悉杀其所部。即江州为都,奉寿辉以居,而自称汉王,置王府官司属。遂挟寿辉东下,攻太平。太平城坚不可拔,乃引巨舟薄城西南。士卒缘舟尾攀碟……”

  陈友谅,湖北沔阳(今湖北仙桃)人(1320年—1363年10月3日),是元末一支农民军的领袖。陈友谅本来以打鱼为生,过着清贫的日子,后来做了元朝的一个小官,生活好了一些,但他对这份工作并不满意,不久就投奔了徐寿辉的起义军,造起反来。以狠毒著称的陈友谅很快就从一个小小的文书攀升为军中的重要将领,成为起义军的二把手。掌握了徐寿辉的军队后,他充分发挥了自己优秀的战斗素养,一鼓作气,攻占了很多城池,一时间成为江南最强的起义军首领。紧接着,陈友谅找机会除掉了碍眼的徐寿辉,自立为王,国号汉。1360年,陈友谅率兵攻下了太平城(今安徽当涂),与朱元璋麾下大将徐达形成对峙,后在攻打池州时遭到徐达伏击受挫。不久,陈友谅集合大军,并约张士诚合攻朱元璋,此次发兵陈友谅认为必能席卷江东,自成帝业,遂命人袭杀徐寿辉,并元末农民起义军群雄纷争,战乱不断。占据长江中游的陈友谅为扩大势力范围,率战舰东下,攻克了朱元璋据有的太平府。太平府得手后,陈友谅以采石山麓下的五通殿为行宫,自称皇帝,国号“汉”。

  陈友谅称帝后,一直想并吞朱元璋。公元1360年,他率水军60万,从采石沿江东下,意图一举攻下应天府(今南京),在采石地区,同朱元璋农民军展开激战。采石之役以陈友谅大败,放弃采石而告终。三年后,陈友谅与朱元璋在鄱阳湖爆发决战,双方激战之时,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正在船上指挥作战的陈友谅,突然被一支射来的流箭击穿了头部,一代枭雄,就这样死了。此年陈友谅44岁,离采石称帝仅4年。

  陈友谅阵亡之后,其部下将其葬于武汉蛇山之麓。现今谅墓凄凉,墓前三楚雄风的牌坊,字迹已显模糊,墓冢荒芜,周围垃圾遍地。当年一代枭雄今亦荒凉如斯!

  采石矶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约4公里处,紧临皖赣铁路、205国道和长江水道,交通十分便利。境内自然景观奇特优美,人文景观丰富华瞻。其中采石矶集雄、奇、险、秀于一体,素为“长江三矶”之首。传说,天宫的玉帝起初不好决定陈友谅和朱元璋谁来当人间帝王,只好派遣太白金星下凡,考察朱元璋与陈友谅两家历代先祖道德厚薄情况。当时的情况是:陈友谅父亲因谢姓入赘陈家,所以算上两姓祖先,合计共有十代人积德行善,为当地百姓做了许多善事。朱元璋家祖上十代都被人欺压,故去的先人连块葬身之地都没有。玉帝不能决策,太白金星便建议人间皇帝由陈友谅做,因为他家祖先共有十代为民做善事。王母娘娘却坚决反对,她说:“陈友谅祖先做善事,说明他家祖先没有受穷受累,才有钱财拿出去帮助穷人。而朱元璋家十代祖先受穷,将更加体会民间疾苦,朱元璋做人间帝王比较合适。玉帝见娘娘和大臣为一个人间帝王各执己见,心中更加难以决断。为了自己的耳根清静,玉帝最后还是顺从了娘娘而选择了朱元璋。所以,陈友谅失败了。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而已。(特约报道员:伍传平)

更多专题
2016全国两会,海外同胞期待啥?

“两会年年开,年年有不同。今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

“社会保障”成最热选项 5年内4次居首

2016年全国两会即将在北京召开。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第一次全国两会,网民最关心什么?有哪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