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艺术资本>> 艺术资本报道>> 正文

书中含柔情 笔底起雄风

企业报道 作者:汪瘦竹  2016-03-18 22:09:45 阅读:
核心提示:——浅谈王冰专先生书法艺术

汪瘦竹

  自古楚地多才俊,湖北籍书家、书论家、诗人、王冰专先生如是也。他以自己出色的书法作品,常在全国大展上登台亮相并多获奖项,使他不仅在当地书坛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在全国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冰专先生习书三十余年,对各体书法的各种经典碑帖均有涉猎。如篆书毛公鼎、史墙盘、秦绍版、峄山碑等;隶书石门、张迁、鲜于璜、礼器及简帛等;楷书师颜法柳;行草源“二王”,宗苏、米;大草追张汲素取山谷撷王铎。故观其书作,会感觉其书路宽广,不囿于一家一派,而是走了一条博采众长,碑帖兼容,自成风貌的路子。在他善书的篆、隶、楷、行、草诸体中,笔者尤其欣赏他的隶、行草书。

上图:隶书横幅”书为心画“87cmx27cm;下图:隶书横幅”风清气正“4尺对开

上图:隶书横幅”书为心画“87cmx27cm;下图:隶书横幅”风清气正“4尺对开

  清人王澍《虚斋题跋》曰:“隶法以汉为极,每碑各出一奇”。冰专先生的隶书取汉隶精华,故他的隶书看似严谨不逾规范,而一点一画皆寓奇变,瘦劲生动,变化若龙,一字一奈,不可端倪。在用笔上起收笔多作方折,行笔直倔。即便是波挑之笔也沉实凝重,不显轻挑。而字形则多于字的四个角外顶,同时字内偏傍错落,形成空白分割的对比,是其生拙倔强风格形成的因素,此乃受张迁、石门、礼器影响之故。同时,又近于汉简的活泼,兼有摩崖刻石的浑厚大气,奇肆生动。借用清人杨守敬《评碑记》语:“其行笔真有野鹤闲鸣,飘飘欲仙”之感觉。在冰专先生的行草书中,有着丰富的信息含量,从“二王”顺流而下,至唐、宋、元、明、清的历代大家,都有所研习。如“二王”的精微与萧敬;颜真卿的厚重与跌宕;苏、黄、米的飘逸与奇趣;张、素的狂野与奔放;杨凝式的劲拔与古朴;赵孟頫的姿媚与洒脱;董其昌的闲逸与轩昴;王铎的爽利与浑厚等,皆有所体现。一个书家,能遍临历代如此众多大家之作并有所获,实属罕见。所花时间之多,精力之大,所下苦功之深,毅力之强就可想而知了。真如智永、怀素凭笔如塚矣!

草书王维诗一首4尺整张

草书王维诗一首4尺整张

  冰专先生的创作有着明显的审美意向,他以汉唐精神融于魏晋风韵。师古人、师造化、师我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借古人笔墨加以变通,以书写自我情怀。因此,他的作品便少了些当今书坛的丑、怪、乱之象,多了些书卷气与蕰藉及正大气象。他在吃透古人碑帖内在的精、气、神的前提下,大胆的揉合变化,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审美观念融于其中。故挥毫之际,翰不虚动,用笔沉稳而又不失轻灵。中侧并施,以中为主,使转随意。既纵横不拘,翰逸神飞,又朴拙率性,欲爽洞达。或细雨微风,引而不发,郁郁芊芊;或骤雨旋风,不可遏止,飘飘洒洒,气势夺人。其书品风骨骏朗,气韵沉雄,华滋朴厚。真可谓书中含柔情,笔底起雄风。个性突显,古意盎然,见功见性,耐人寻味。观其作品虽有多种不同的感觉,然总体和谐统一。这充分体现了作者源正流清的扎实传统功底与过人的书艺才情。

篆书陋室铭6尺整张

篆书陋室铭6尺整张

  其实,书法写到一定的程度,就不是写字了,而是写书家的学习、修养与品格。以修养取胜,以境界取胜。冰专先生是位学者型书家,是中国书协会员,中国诗词学会会员。除书法外,他还喜读书,勤思考,工诗赋,善著文,注重理论的提高和人生的涵养。他创作了千余首诗歌,撰写了数十篇书艺论文。这些作品文辞流畅,见解独到,屡屡发表于各报刊。这在当今浮燥的书坛里是十分难能可贵的。这和他的军人气质有关,他曾在部队任过团级军官,转业后又奋击商海。故他认定的目标,便会义无返顾,勇往直前而又精明高效。然艺海无涯,我期待他驾驶“苦舟”奋进,劈波斩浪,驶入一个更加辉煌的境界。

                       丙申正月初八于桂林何求草堂

更多专题
关注一切利益相关者

今天企业不承担社会责任,明天社会就要承担企业的责任。2007年2月1日,西子联合控股有限公司公布了浙江民企...

勇于挑战的可敬的人

敬佩一个人,无需他作出英雄般的壮举,而在于他面对困难,不畏艰难,敢于迎接挑战;敬佩一个人,无需他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