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记者 王建蓉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罗江金山农业产业园经过短暂冬歇沉寂之后,再次热闹起来,一片繁忙景象。除熙熙嚷嚷忙着春耕春播的人员外,今年更增加了一拨新的队伍,那就是四川震林公司在园区投建的光伏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建设者们,他们正在加班加点、紧锣密鼓地推进光伏大棚施工。这仅是时隔一年记者再次走进园区看到的表象变化。通过采访四川震林公司董事长李震林之后,对园区的变化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对李震林董事长倾力打造的这个项目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四川震林每日光伏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震林
— 光伏农业的大胆探索 —
四川震林罗江金山光伏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位于德阳市罗江县金山镇吴家陵村、中发村、千鱼欢村、大井村,项目幅员面积19 平方公里,项目规模为三组20MW 光伏综合产业园。项目总设想是坚持以节能低碳、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以光伏电站为牵引,加大科技助农力度,发展生态农业,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农村经济结构,实现农业产业和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使之成为集光伏应用、农业综合开发、生产经营等功能为一体的光伏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园。
●正在建设中的光伏农业生态大棚。充分利用光伏大棚,立体现代化种植高中端绿色蔬菜、引种亚
热带高端水果培育种植,育种辣木、培育毛叶山桐籽、油用牡丹等经济林木种苗。
据李震林董事长介绍,示范园的发展目标与定位是:通过“三个创新”,即模式创新,政府搭台,企业带动,一二三产业相融合发展;交叉技术组合创新,打造田园牧歌式、低碳、智慧、绿色交叉技术应用、高附加值农业综合产业园;功能组合创新,以环境污染治理循环利用、低碳节能示范推广应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开发衔接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以此达到“四大目标”,即成为高附加值农产品生产、加工及高端农业生物产业示范基地;成为一流的节能、环保、资源循环科技开发应用的总部基地;成为国内外交叉学科高科技人才聚集平台;成为解决三农问题、以“钱”养事、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的示范平台。实现“五大功能”,即以每日光伏全产业链为代表的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以高附加值终端消费引领全产业链的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功能;绿色种植示范,引导农业产业逐步摆脱对化肥农药的依赖,达到国内领先的绿色农业示范功能;低碳经济产业体系,以光伏技术为代表,汇集各种节能技术,形成以技术集成推广运用及示范的总部基础;污染治理产业体系,以城市生活污染、农业产业污染、实现资源循环开发利用、无二次污染的现代化设施设备研发生产基地;现代化商务服务体系,从研、产、供、流发展为国际商务网络四川总部。
●规划效果图。依托观赏苗等生态旅游资源,配合有机蔬菜等农产品生产采摘等农业旅游资源开发建设。
李董事长告诉记者,示范园的产业规划和发展定位,主要针对当前经济发展过程的痛点、难点、热点问题,国家产业政策走向,公司拥有的技术、资源特点优势,以及对未来科技、产业发展趋势的分析预测、综合考虑而制订的。如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当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热点,发展低碳经济大有可为,前景广阔,任重道远。又如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形势发展需要,需要大力创新、发展高质稳定的农产品生产供应产业链,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需求。再如发展与污染治理,无论城市或农村,矛盾交织,无处不在,创新发展循环绿色经济势在必行,商机无限。
根据规划,该项目将采用现代光伏技术与农业有机融合,在温室大棚的部分或全部向阳面上铺设光伏发电装置的科技大棚,棚顶光伏发电,棚内发展农业生产的新型光伏系统工程。通过建设棚顶光伏电力工程实现清洁能源发电,为生产、生活提供动力的前提下,最终并入国家电网,同时在棚下将光伏科技与现代物理农业有机结合,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提高单位土地的综合收益。光伏农业大棚是集光伏发电、智能温控系统、现代高科技种植为一体的温室大棚,大棚采用钢制骨架,上覆盖太阳能光伏组件,同时保证太阳能光伏发电和整个温室大棚农作物的采光需求。太阳能光伏所发电量,可以支持大棚的灌溉系统,对植物进行补光、解决温室大棚冬季供暖需求,提高大棚温度,促使农作物快速生长。
●规划生态景观效果图
据了解,金山光伏农业科技示范园光伏发电功能区,规划设计建设光伏农业科技大棚1000余亩,分两期建设,第一期600亩,投资1亿多元,目前已投入2000多万元。大棚内计划育种辣木、毛叶山桐子、油用牡丹等经济林木种苗。
据悉光伏农业科技大棚是光伏应用的一种新模式、新探索,一是可以节约土地,缓解人地矛盾,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二是可以灵活创造适宜不同农作物生长的环境,可种植有机农产品、名贵苗木等各类高附加值作物,还能实现反季种植、精品种植。同时还可发展特色水产养殖。三是满足农业用电需求,产生发电效益;四是有利于发展观光农业,依托观赏苗木,配合有机蔬菜等农产品,发展多种形式的观光、休闲和体验等生态旅游项目,形成特色化、规模化的观光农业。
— 追逐梦想回馈社会 —
据了解,四川震林每日光伏创始人董事长李震林,出生在当地罗江县,因家庭贫困,从小学到大学上学期间受到政府资助,免缴学费,正如李董事长所说,他常怀感恩之心,但凡有能力有机会定将报效国家和社会。
从采访接触中,记者深深感到,李震林董事长不仅非常睿智、豁达、勤奋,而且胸怀梦想,抱负远大,不甘于现状,不惧困难,勇于挑战,特别是喜欢钻研思考、追逐前沿科技的精神,令人敬佩。李董介绍说,他开始从做农业起步,先后做过木耳虫药、木耳种植、化肥贸易等农业项目,成功研制了专门治疗黄背木耳病的特效药,创立注册了“震林牌”商标,至今仍畅销全国。但该药比较小众,市场容量有限,因此一直积极思考和寻找新的投资领域和投资方向,把事业做大,更好地回馈社会。经过多方考察论证,最后选择了高科技创新农业和新能源领域,并于2014年初投资成立了四川震林每日光伏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在绵竹市汉旺万立光机电产业城,投资1.5亿元,占地88亩,11.6兆瓦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厂正在建设之中。2015年3月17日,四川震林每日光伏有限公司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托管挂牌上市。上市企业名称:每日光伏;企业代码:204138;据初步预算,首期5.8兆瓦光伏电厂并网发电后,日产值可达20余万元,每月利税200余万元。远景展望,按照光机电城发展规划,另有5000余亩工业用地建筑物屋顶,归震林每日光伏公司安装光伏板和发电使用(已签合同)。由此,可再新增65兆瓦光伏发电规模,如期可形成日产值300余万元,月利税1500余万元的大型光伏发电能力。
●规划总部基地科研中心
近几年来,四川震林紧紧围绕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政策,抢抓机遇,积极布局光伏产业和高科技现代农业,企业进入发展快车道。去年(2015年)经过综合调查论证,同时也为了回报家乡,带动大家共同致富,震林决定投资创建罗江金山光伏农业科技示范园。李董分析道:建设光伏农业科技示范园是新能源与农业生产的有机结合,在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并举的基础上达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向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方向发展,增加农民收益,为市场提供无公害农产品,符合当前国家和区域农业产业政策。经有关机构评估,该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明显,高于一般农业项目,前景看好。
●规划总部基地技术体验中心。建设光伏农业科技示范园是新能源与农业生产的有机结合,
在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并举的基础上达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走农业产业化道路。
金山镇位于罗江县境北部,距县城12 公里,位于成都平原北端,地貌为浅丘地形(金山小盆地),南距德阳市36 公里、成都市98 公里,北距绵阳市19 公里,处于成渝经济区和成德绵经济带核心区域内,交通四通八达,成绵高速及其复线、成绵乐高铁及宝成铁路穿境而过,区位优势显著,农业资源富集,非常有利于园区各子项目的综合开发利用,使项目总体上产生良性循环,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规划光伏农业生态大棚效果图
据了解,通过该示范园项目,可以对区域的工业、农业产业结构起到优化调整的作用,也有利于对周边地区的技术推广及辐射,可快速提高区域农业科技水平和农民对农业的发展观念、科学文化和科技应用水平。
— 风物长宜放眼量 —
新能源产业和现代高科技农业,虽然市场容量大、前景广,又有国家产业政策支持,但同时又是一个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技术新、投入大,怎样又快又好地发展,以实现规模效益,无疑对业内每一个企业都是严峻的挑战。李董自信而淡定地表示:四川震林在农业领域摸爬滚打10多年,具有深厚的行业基础与经营经验,在新能源领域特别是光伏发电和石墨烯研发应用方面,以及现代服务业方面,经过数年的追踪、研究与投资,也积累了相当的技术与人脉资源,目前正是厚积薄发、大干快上的大好时机,四川震林有决心有条件把这个项目做实做好,回报社会,回报家乡。
据介绍,四川震林在现代创新农业板块上,前几年在彭州市投资了3000亩牡丹种植项目,与香港天勤健有限公司签订了100万亩毛叶山桐子贸易合同,目前正在与韩国公司商谈关于引进用于美容上的七枝花作物,拟引进到正在建设的金山农业科技示范园种植。下一步,在这个板上着重加强两方面投资,首先是把示范园区打造好,建成科研、加工、旅游、示范、物流、运营总部基地;其次是加强市场开发推广,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抓好毛叶山桐子、牡丹、七枝花种植推广,开发高端农产品的种植示范,加大设施农业的研究开发,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在新能源板块上,四川震林将继续加强光伏发电投资建设,形成规范,提高效益。同时,积极进行石墨烯储能电瓶的开发应用,力争尽早实现产业化。目前,与公司合作的单位有国家开发建设银行、香港天勤健有限公司、四川京亿科技有限公司等;与公司合作的专家有:钱嘉猷,电水储存发明人之一,工龄超55年的国家科学家;杨文平,石墨烯基电池发明人;周登荣,压缩空气动力发明人,空气动力汽车发明人;吴元春,德国留学回国专家,新能源应用领域的专家。
李董事长告诉记者,四川震林根据发展目标和产业布局,力争通过三到五年的发展,形成四大支柱产业:一是现代生态创新农业及相关产业,规划在川内定植毛叶山桐子100万亩,开展深加工,育(种苗)、收(桐子回收)、加(深加工)、销(内外贸)产业链循环,引进韩国美容植物七枝花;二是以光伏发电为主的新能源产业;三是以石墨烯电瓶储存开发运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四是以直升机紧急救援中心的抢险救援特种社会服务业。
李董事长最后表示,四川震林志存高远,目标远大,始终抱着开放、合作、共赢、公益的姿态,务实创新,坚定信念,努力打造新经济大潮下光伏农业科技旗舰型企业,为社会、为广大民众提供现代的、绿色的、优质的服务,创造更大的价值。同时,热忱欢迎社会各界有识之士、良才精英和广大企业家加盟,合作共赢,共创光伏农业科技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