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陈德民:用画笔讲述姑孰历史人物故事

企业报道  2016-03-30 10:43:47 阅读:

  

  两年前,陈德民应邀创作当涂历史人物画作,到目前已精心绘出百余幅。这些作品有的编入当涂历史文化丛书《山水诗都当涂》,有的在当涂好人馆、规划馆展出,为传承姑孰文化、宣传和谐当涂起到了积极作用,受到大家好评与赞誉。

  家乡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

  陈德民是当涂二中美术高级老师,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姑孰画派研究会理事。偏爱创作人物画的他有个梦想,就是将当涂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其人其事搬到画中,用画笔将历史留存。

  “当涂县不但文化积淀深厚,著名的历史人物也众多。”在当涂二中美术教室,陈德民如数家珍:有太守陶谦、《千字文》作者周兴嗣、太史丞耿询、诗坛主将郭祥正、翰林院学士潘庭坚,还有潘黼、陶安、邢珣、徐文靖、黄钺、夏炘……“算了下,不下100多位”。 此外,诗仙李白七次游历当涂,写就《望天门山》等千古绝唱,晚年定居当涂,终老长眠青山。北宋著名词人李之仪,在当涂生活10年,写有“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等传唱千年的经典爱情诗歌,为这块充满诗意的土地增添了浪漫色彩。

  作为土生土长的当涂人, 陈德民一方面惊叹于城市的飞速发展,一方面又心疼历史人物的渐渐不为人知。因此他想到要以人物画的形式记录老当涂历史风貌、追寻历史人物的故事。“这些历史人物仅靠文字描述,后人难以在脑中形象地还原出来。不如以这些历史人物为题,把这些人物以及当时的老场景、老风俗、老事物画出来,毕竟相比文字而言,图画表现得更直观、形象。”他说道。

  说来也巧。2014年,当涂县准备出版编印历史文化系列丛书《山水诗都当涂》,布展好人馆、规划馆,于是相关人员找到在人物画方面崭露头角的陈德民,想请他画历史人物画作插图用。这正与陈德民久有的心愿不谋而合。他愉快地接受了这项任务。

  在准备的过程中,陈德民借机把《当涂县志》等书籍上的有关历史人物故事翻了个遍,也让他对当涂有了更全、更新的认识。“原来,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曾发生过这么多故事,家乡还真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

  用画笔“复活” 姑孰历史人物

  “我创作的这些当涂历史人物画,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科技、文化、经济、艺术、民族、法律、外交、教育等诸多方面。”日前,在陈德民家中画室,记者看到,该系列人物画已经完成了100多幅。这些画中人物刻画细致,如在《》的构图中,仅出场人物就达50多人,一幅画仅绘就就得花费一周时间。

  陈德民介绍,这些人物故事,他并非是凭记忆绘就。为了真实可信,他先是查阅史料,记载不详的就拜访文史老人,或是求助史志部门的工作人员,根据他们的描述,写成文字,再进行构图。

  为了画好这些人物画,陈德民费尽了心思和心血,他为了构思一幅人物画,常常画了撕,撕了画,有时一画就是一个通宵,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眠之夜。为了画好《一代宗师萧云从》这幅画,陈德民先后多次来到萧云从生活过的地方芜湖市,在镜湖公园,仔细观看临摹萧云从雕塑像,还请同学帮忙到芜湖图书馆查找历史资料,反复研读,精心构思,最后终于画出满意作品。该作品不仅深刻刻画了姑孰画派创始人萧云从的形象,而且填补了萧云从人物画像的空白。该幅作品还在2015年5月9日《中国美术报》上发表,并入展“安徽省第五届中国画展”,受到业内人士的称赞。

  对于如何真实再现历史人物形象, 陈德民给出了解答:“每位历史人物都有卓越非凡的人生经历,我在刻画他们的时候,更加注重他点滴的生活细节,侧重于表现他的喜怒哀乐,追求‘走下神坛’、‘回到民间’的真实人物形象,突破了一些概念化、程式化的桎梏。长期以来,我收集了有关历史、历史人物的影像、书籍资料等,不断琢磨体会,抓取生活中的一个动作、一个神态,以写实为基准,刻画出血肉丰满, 历史人物伟人形象,先打动自己才能打动观众。”“花云”是一位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但怎么突出这位英雄人物形象,陈德民着实费了不少心思和精力。刚开始,陈德民只画出了花云的呆板大将人物形象,但总觉得人物不够传神和生动。于是陈德民收集学习了大量关于花云的历史资料,有时还亲自来到八六医院花云墓前实地考察和想像,最后提笔画出花云拔剑跃马冲阵,栩栩如生的威武不屈形象。

  当涂县文联主席施长斌看过陈德民的画作后说:“陈德民是用自己的眼睛冷静观察,挖掘人物的故事,洞察人物内心深处,用画笔记录他的感悟。他创作的《高山流水》、《朱元璋题诗无相寺》、《夏炘编剧》等代表作,不是靠浓墨重彩讲述故事,而是用画面的留白和人物表情做到欲说还休,却又意境悠远,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和启迪。”原当涂县人大副主任晋松也称赞说:“陈德民的画作体现了文化精神内核与真善美的统一,是当涂(姑孰)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精神的缩影,他也是系统画当涂历史人物第一人。”

  完成老当涂绘画本“百科全书”

  完成了这套历史人物画,陈德民没有松气。一套《李白诗画》又让他忙开了。

  “据史料记载和相关统计,唐代大诗人李白一生在当涂创作的著名诗篇就有60多首。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当涂,传播李白文化,很久就有创作系列李白诗画的冲动。”陈德民向记者展示创作的画作。“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这首题为《临终歌》的诗,写得悲怆,又不失悲壮,传说是六十多岁的李白临终前的长歌当哭,带有自撰墓志铭的性质。陈德民根据这首诗激情创作了《临终歌》的诗画,已被李白故里四川省江油市《李白纪念馆》收藏。

  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当涂的历史, 以及历史上人物,陈德民在当涂二中开办了由他主讲的《当涂历史人物绘画创作》课目前正始开课。一个又一个当涂历史名人通过绘画的形式走进学生心中,使他们更加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更加热爱喜欢当涂这片人杰地灵的热土,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热情,实现自已的远大理想和梦想。

  陈德民说,日后他还要将更多岁月留下来的当涂印记描绘下来,完成老当涂的绘画本“百科全书”,同时,也希望通过公益性展览的方式,把这些画广泛展示,让更多人了解当涂的昔日风采,让当涂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王文生 伍传平)

更多专题
让竞争力无处不在

社区商业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主要以满足居民生活需求为主,突出特点是便利性、地域性,具有相对稳定的...

聚焦新时期的设计管理

在我国众多的大型和特大型工业企业中,一般都设置有设计研究院(简称设计院)。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