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钟巩
目前,我国电线电缆行业总体规模、总体产能及增长速度已跃居全球第一,产品品种满足率和国内市场占有率均超过90%,已成为我国装备制造业中仅次于汽车行业的第二大行业。日前,中缆在线在北京发布了《2015中国电线电缆市场质量白皮书》。《白皮书》显示,2015年我国质检系统、工商系统、终端用户(国家电网公司等)共公开通报了803家电线电缆企业,1276次产品质量存在问题,不合格企业数量同比增长52.4%,不合格(产品)批次同比增长77.5%。
业内专家柏广森表示,电线电缆产品质量问题频繁曝光,甚至还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是因为电线电缆行业的营商环境一直没有改善,并且伴随着近年国家宏观经济的下行,还变得越来越恶劣。在他看来,若要彻底遏制电线电缆产品质量问题,需要国家和社会齐抓共管,共同整治。
国产电线电缆产品质量堪忧
目前,我国电线电缆行业总体规模、总体产能及增长速度已跃居全球第一,产品品种满足率和国内市场占有率均超过90%,已成为我国装备制造业中仅次于汽车行业的第二大行业。相对于电线电缆行业的快速发展,其产品质量却一直受到各方诟病,这已成为行业发展的瓶颈。电线电缆行业占据着国内电工行业1/4的产值,作为国民经济“神经”和“血脉”的电线电缆产业拥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但是整个线缆行业现状却颇为不妙。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大大小小的电线电缆企业7000多家,其中以中小企业为主,最大的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也不过在1%~2.5%。数量虽多,但企业集中度低,市场混乱,行业内企业恶性竞争普遍存在。而这种混乱市场环境的直接表现则是各种电线电缆假冒伪劣产品肆意横行,线缆市场质量状况堪忧。
因此规范电线电缆行业市场竞争秩序、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强化质量管理势在必行。2015年我国质检系统、工商系统、线缆终端用户(国家电网公司等)、权威媒体等,分别从政府监督、行业监督、社会监督三个维度,对我国电线电缆行业市场质量状况形成全方位的监测。2015年国家质检系统因电线电缆产品质量不合格共通报了业内228家企业,265批次产品,不合格企业数量相较于2014年增长48.1%,不合格产品批次同比增长49.7%。
据统计数据显示,电线电缆不合格产品种类主要集中于布电线和电力电缆、橡套电缆、架空绝缘电缆四类;产品不合格项目主要集中于导体电阻、外观及结构尺寸、电缆标志、绝缘机械性能、护套机械性能等12个项目上,不合格项目的数量同上一年度基本保持一致,但不合格项目的总批次达到了2110次,同比增长49.9%。
上上电缆集团董事长丁山华表示,当今质量就是市场已越来越成为现实。没有质量也就意味着失去一切,反之,质量好、服务好就能赢得市场。他认为,质量提升要全方位,除了树立高度的质量意识,大力推行科学管理方法、持续开展质量改进,全员参与保证质量等措施都要跟上。
劣质原材料是罪魁祸首
一根根电缆线可以帮助人们看到光明,但也可以夺走光明,甚至能夺走无数无辜群众的生命。近年来发生的深圳罗湖联检大楼,山东招远市罗山金矿的火灾惨剧,都是由线缆引起的。
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唐一林介绍,因电气线路故障引发的火灾超过火灾总数的六成,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他坦言,电线电缆的老化及质量问题成为火灾事故的主要导火索。
近年来,随着中国电线电缆市场的迅速崛起和高速发展,行业内的一些负能量也在加速膨胀,产品过剩和产品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部分企业更是为了眼前利益,纷纷以低价换市场,或者采取不诚信甚至违法的手段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这些现象都给线缆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据公安部消防局统计,2015年,全国共接报火灾33.8万起,造成1742人死亡。从已查明原因的火灾看,有10.2万起火灾是由于违反电气安装使用规定引发的,占总数的30.1%。
“电线电缆作为电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品优劣直接决定电气系统的安全性能。”柏广森说。对于线缆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他对记者分析到,导体材料质量不合格、工艺生产不当等都是造成电缆质量问题的罪魁祸首。他指出,一些生产企业使用含较多其它金属杂质的铜、铝(铜导体中常见的杂质是铝、砷、磷、锑、镍、铅等,当砷含量达到0.35%时,铜导体的电阻率将增大50%以上;铝导体的主要杂质是铁和硅),这些杂质的存在造成电阻值超标,严重影响电缆的性能和寿命。
白皮书显示,2015年度我国电线电缆市场产品通报的主要质量问题集中在导体电阻,外观及结构尺寸,绝缘、护套的机械性能,绝缘、护套的热失重,绝缘热收缩,绝缘热延伸,电缆标志九项。此外,生产企业质量意识淡薄,为了追求最大利润,降低生产成本,使用再生料或未经净化处理的回收料代替正常绝缘、护套料,使绝缘层、护套层起不到应有的绝缘和抗拉作用,也是其产品质量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
企业是产品质量的责任主体,是产品质量的直接负责人。电线电缆产品不合格,很大一部分因素应归咎于企业自身自律不够。质量观念落后是许多中小型电缆企业的致命问题。对于多数中小型生产企业来说,不管是领导层还是基层员工,对于质量管理的认识都存在一定的偏差,他们对于质量管理的认识不足,对于行业的担当亦有所欠缺。
“对于电线电缆的产品质量,首要问题在于原材料。”白皮书指出,电线电缆行业是一个料重工轻的行业,线缆的质量直接取决于原材料的质量。目前,一部分电缆企业缺乏原材料进货检验的手段和意识,导致不合格原料进厂,或者企业未定期分批抽检供应商提供不同批次的原材料,甚至为降低生产成本,故意采用劣质原材料,直接导致电线电缆产品质量不合格。
相关部门应全力履行监管义务
如何提升电线电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对此白皮书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和解决办法:
首先,政府监管部门应充分利用监管部门权利,履行监管部门义务,从宏观政策、产品质量监测、进出口管理、质量与品牌引导等方面,完善电线电缆产品质量监管体系,维护良好的营商环境。这其中包括,开展上市品牌质量分析,对全国上市电线电缆企业开展质量状况调查分析,全面了解能够代表现今中国制造水平的线缆企业生产能力、产品质量、市场竞争力等情况。完善价格监测机制,社会监督机构牵头,央企用户、行业商会、协会等第三方参与,对重点工程项目线缆招标投标开展价格调查与分析工作。
其次,为了提升电线电缆产品质量,生产企业首先应该开展相关的质量管理和技术培训工作,学习相关生产制造、检测标准,综合各方因素,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控制体系,对于电线电缆生产制造中发现的问题要有相应的解决机制。完善质量文件,制作完整的工艺卡片,并确保工艺卡片不被混用、乱用而产生错误的产品,并确保员工严格按照质量文件进行生产,加强员工的质量控制意识。
再次,行业第三方机构要发挥监督作用。在电线电缆行业,全国各地的协会和商会应更好地发挥行业监督作用,一旦发现线缆产品质量问题,通过对企业进行初次约谈、再次警示、报送职能部门的流程,打假扶优,营造讲品牌重质量的环境。而线缆行业第三方机构,还可以通过监测预警,启动监管机制,并对线缆企业进行产品质量征信,让不良线缆企业得到曝光。
社区商业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主要以满足居民生活需求为主,突出特点是便利性、地域性,具有相对稳定的...
在我国众多的大型和特大型工业企业中,一般都设置有设计研究院(简称设计院)。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