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数码IT>> 正文

NGO助力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报道  2016-04-06 09:39:25 阅读:

  

  近年,由香港乐施会与《公益时报》共同举办的企业社会责任与国际交流项目第二次培训在京举行,来自国内外的知名企业和NGO代表参加了培训。

  NGO这个被定义为第三方的组织机构,虽然近几年在国内的情况有所好转,但无论是草根NGO还是政府NGO,都处在一个起步发展的阶段,但在人们所推崇的金字塔世界向扁平化社会发展过程中,实际上民间社会,包括NGO的力量有着不可估量的发展空间。

  香港乐施会邹崇铭在会上表示,目前从长远利益上看来,企业如何与NGO合作,达成一种和谐、相对均衡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怎么样让企业的员工积极参与到社会责任中来是百特一直所倡导的。”百特中国有限公司公共传播部副总监王星蓉在介绍CSR案例时表示,百特在全世界有一个全球志愿者的计划,其主要目标是鼓励百特员工去参与志愿者服务,“员工在工作时间去做志愿者也是照常发工资的。”她强调说,百特公司不是直接捐赠给某一个NGO,而是让员工为社会服务,让他们做一些他们认为有益的事情。

  同样来自企业代表的富士施乐CSR推进室的室长口庆太郎也与国内企业分享了其公司的CSR案例,虽然两个公司都把侧重点放在员工身上,但富士施乐公司引进的DAP项目引起在场很多NGO代表的关注。来自香港科技大学一位社会学专家表示,富士施乐在推广CSR过程中,能够与本土的NGO合作,并且在运作中充分体现了与NGO资源互补的优势,这一点是非常有价值的。

  从主办方了解到,本期培训主要目的是想让从事NGO一线的工作人员能够掌握企业社会责任,学习与企业打交道的技巧,了解企业需求以及与企业合作的有效方式及合作方式,通过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这次培训是《公益时报》去年成功举行五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论坛后,今年增添的新内容。

  据介绍,本次培训为期3天,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企业社会责任推广室梁晓晖、商道纵横总经理郭沛源、企业社会咨询网贾影等多位专家来到现场。

更多专题
让竞争力无处不在

社区商业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主要以满足居民生活需求为主,突出特点是便利性、地域性,具有相对稳定的...

聚焦新时期的设计管理

在我国众多的大型和特大型工业企业中,一般都设置有设计研究院(简称设计院)。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