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胡云峰
4月26日,从皖北煤电集团公司传来喜讯:百善矿综采一区区长孙学荣喜获公司劳动模范光荣称号。对于他获得这一荣誉,该矿职工一点都不觉得奇怪,因为在2015年,该矿发生了一件大事,而他就是这一大事的具体执行人。
踢开前三脚
2015年,煤炭形势急转直下,为应对危机,皖北煤电集团公司根据所属各矿情况,制定了“一矿一策”应对措施,在这一背景下,“加快推进煤炭开采”就成为了该矿应对危机的重要举措。3采1准备,这样的采煤生产格局显然已不能适应这一形势需要。而因综采下马,队伍大部分都转移到了其他矿井,重新组建一支综采队伍技术力量严重匮乏。必须找出一个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人来承担这一使命。谁能担此重任?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一个人身上,他就是时任该矿采煤三区区长的孙学荣。
从1996年参加工作一直到2009年综采一区解散,从一个初出茅庐的技术人员到综采一区副区长,再到采煤区书记、区长,的确,再难找出比他更懂综采的人了。经过前期安装、调试、试刀等准备,2015年7月,在该矿领导的亲切关怀及全矿职工的瞩目下,综采一区正式成立。面对巷道犬牙交错、技术一穷二白、设备严重老化的局面,如何在这团乱麻中理出头绪,如何踢出漂亮的前三脚,全矿干部职工都拭目以待。
组建之初的综采一区虽然从全矿各单位抽调了部分精干力量,但主要班底是原采煤一区人员,这些职工,干惯了传统采煤工艺,乍一接触机械化采煤,对于这一转变能否适应?孙学荣心里也没底。“但矿领导选择了我,我就不能辜负这份信任,职工们跟我干,我就要带他们干像样。”秉持这一信念,组建伊始,一场声势浩大的安全贯标活动在该区迅速展开,一堂堂解决技术短板的“谢金龙课堂”随后跟上,恢复老设备“青春活力”的完好行动同步进行。
运转几个月,未发生一起破皮伤,机电工能够熟练维护使用综采电控系统,实现了传统采煤工艺到机械化开采的巨大转变。变化让人欣喜,变化催人向上,职工为学到机械化开采的新本领感到喜悦,矿领导新上综采的诸多担忧也随之消除,孙学荣这前三脚算是踢开了!
交出满意答卷
孙学荣深知,把工作关系理顺,对于完成矿下达的采煤任务仅仅是万里长征刚刚开了头,接下来的问题将会更多、更繁琐。面对这些困难,他没有退缩,而是带领职工用顺利回采681块段Ⅲ、6525煤柱、6510西段煤柱“L”型工作面、685悬移支架“L”型煤柱工作面及68南翼多构造多联巷复杂残留煤柱工作面等骄人成绩,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煤炭形势不好,如何将成本有效降下来?这是时时盘旋在孙区长脑中的一个大课题。集合自身技术出身优势,发掘职工创新增效动能,在干中创新,在创新中干,一个个适应降本增效需要,又极富生命力的小创新、小发明就应时而生了。
该矿北大巷煤柱综采工作面MG390煤机行走轮与芯轴之间为滑动摩擦且无法加注润滑油脂,使用过程中行走轮与芯轴磨损速度较快导致寿命短,而1套行走轮与芯轴的总价约在2万元左右,自北大巷煤柱工作面开采至今,已更换4套,造成材料费用急剧攀升,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孙学荣主导下,该区设计加装了一套润滑系统,通过一根导引管将润滑油引至行走轮与芯轴之间相互摩擦的部位对其进行润滑,大大延长了部件使用寿命,降低了材料费用的投入。
百善矿是较早使用支护替代品的矿井,但在使用过程中,孙学荣敏锐地发现,原来两巷使用的护帮皮带护帮面积小,而且打眼时和钻贴合不紧密,操作中容易造成撕破皮带的现象发生,影响护帮皮带的重复利用。为此,他建议把皮带的宽度从400mm增加到800mm,皮带上的圆孔内径从100mm降成80mm,虽只一点变化,但护帮面积增大了,从预留孔打眼,皮带也不容易撕裂,护帮皮带重复利用次数成倍数增多,仅此一项,年替代效益初步估算就达到100万元以上。
“工匠精神”任何时候都不能丢
除了爱在创新上主动思考,业余时间,孙学荣还养成了爱学习的好习惯。据他介绍,他最近迷恋上了工匠精神。他说:“过去,综采一区有‘煤海擎天柱’之称,鼓舞了一批又一批老综采人钻研技术,今年,李克强总理把工匠精神纳入了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全国各行各业职工都深受鼓舞。现在煤炭形势不好,我们太需要用‘工匠精神’鼓舞士气,把工作干好了,这种精神任何时候都不能丢!”
受命于市场下滑之际,扬威于矿井攻坚之时。看着孙学荣坚毅的表情,我不由在想,他不正是新时期的“工匠”代表吗,用聪明才智运筹帷幄、攻坚克难;用赤诚之心降本增效,护佑矿井发展、职工平安。对于获得无数荣誉的他,公司劳动模范是一个全新的起点,在他的带领下,我们有理由相信,该矿综采一区这艘大船,会航行得更加平稳,会带领职工走得更远,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