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激励 就是让员工 愿意付出

企业报道  2016-05-03 17:37:15 阅读:

  ■新希望六和联席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陈春花

  激励就是让员工自己做出选择并愿意付出。作为管理者一定要了解到,涨工资不会带来激励的效用,只会让不满降低,因为工资是保健因素。保健因素只能升不能降,一降就是负激励,所以在福利调整的时候一定要非常谨慎,否则员工们或者外部的人就会认为企业出了问题。

  很多时候管理者会认为人力资源稳定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大家都不流动,也许是因为安于现状不求发展,这对于组织来说是件非常悲哀的事情。我就建议管理者让员工流失掉,要主动安排流动,否则,组织无法获得成长。在培养人的过程中,个人成长需求、团队中的经验、发展水平,三个需求会同时展开,如果不注意这件事,他可能会放弃一个需求,尤其放弃成长需求时,对公司就是人力资源的浪费。

  只要不满来自疲惫、角色不清、冲突的任务和不公平的待遇,就不要从激励的角度再去努力。我的建议是切实地改变人们所处的工作状态,合理的工作量设计、清晰的职责、明确的任务以及公平的待遇,只有切实解决这些问题,人们才会安心工作,在此基础之上,增加激励措施,就会获得高的工作绩效。

  衡量激励措施是否有效,有三个基本特征:重要性、可见度、公平感,具有这三个特征的激励措施就会产生效用。这样看来在激励上,金钱非常重要。我们知道激励是需要成本的,成本最低且最有效的四种激励措施是:鼓掌、赞美、鲜花和隆重的仪式。激励还需要个性化和制度化的配合,如果激励完全是制度化的,那么激励很容易变成保健因素,更糟糕的是制度化会减弱激励的效果。

更多专题
聂忠海秋空霁海

“国有企业不缺人才、不缺技术、不缺资金,缺的是一种文化,一种理念;缺的是只争朝夕的文化,争创一流的霸...

创新成就二次创业

随着中国车市的整体低迷和竞争的白热化,曾经长期占据国内乘用车“老大”位置的上海大众也进入了艰难时期,...